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22.4°C-25.1°C
澳元 : 人民币=4.86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捧上天的这对 CP,我嗑不动

2023-09-07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最近月薪三千的社畜们,流行起一项行为艺术:

走进瑞幸,点一杯酱香拿铁。

备注:走奶、走浓缩。

当你满心欢喜,以为能用两位数的价格,得到一杯四位数的茅台。

此时,你会被店员礼貌且无奈地教育:

抱歉,我们咖啡都是提前调配好的呢。

懂了。

原来是三十块钱一滴茅台,附送一杯拿铁。

味道到底咋样?

Sir 没喝过,希望提前试过的勇士们在评论区告诉我。

而在此之前。

先听资深酒鬼@癫火之王阿姨来说两句。

他说:

这件事不宜聊得太过严肃,尽管它最初看上去是一个阶级问题。

文 | 癫火之王阿姨

01

特别调制

为什么要把茅台滴进咖啡里?

因为兑着喝本身特别容易 " 醉 ",尤其体现在精神上。

像是《寄生虫》里,霸占了豪宅的主角一家,桌上摆满好酒名酒,单喝不过瘾,非得要统统兑在一起,名曰 " 特别调制 "。

从浅了看,这是不会喝闹笑话;

但往深了琢磨,这更像是一种郁郁久居人下之后的报复,一种奢侈的规则由我定义的权利伸张,一种 " 你高级个狗屁高级,什么是真的享受我说了算 " 的精神胜利。

用一种胡来的方式,喝着(自认为)不属于自己的酒。但这件事本身就是令人迷醉的,仿佛是一种精神上的酱香工艺,一种幻想式的共襄盛举。

体现在这次酱香拿铁的风潮里,就是那句 " 年轻人的第一杯茅台 "。

这句糟糕的台词传递着两个暗示:

1、喝茅台是年轻的反义词,它距离成功更近。

2、现在扫码下单,年轻的你也可以。

现实比《寄生虫》里的样子更加美妙,更加梦幻。

甚至不用我们亲自动手,商家用更加胡来的想象力,把 " 传说中的 " 茅台滴进咖啡送到我们手里。

在这里,传说是它的传说,方式必须是我的方式。高尚而精明的消费者绝不上赶着攀附。

所以必须是茅台先动的手,我才开的口。

" 特别调制 " 的名义成立了,每喝一口,都是一次与父辈传说的平起平坐。

甚至咖啡杯里的那一滴茅台真的有多少,有没有都不再重要,在商家拍摄的宣传片里,厂房的架子上,一瓶瓶茅台涓流出一条小河,这样性感的场面,已经提前将酱香流进了客人心里。

一流的产品最能满足的永远是心理需求。

所以——

它甚至承认一杯里面只有一滴!它好真诚啊!

然而现实是,这滴茅台更想挤进年轻人的那杯咖啡里。

02

新的传说

我不懂经济,但也能隐约察觉,酱香拿铁的风潮看上去是阶级问题,其实是个代际问题。

因为茅台本来就不是啥稀世珍宝,相较于其他成功地位象征,几千元封顶的茅台,算是门槛和上限都很低的 " 成功标志 "。

传说是迷人的,因为传说也是遥远的。

上上一辈它被宠爱,位列国宴;在上一辈它被繁荣提携,叱咤股市;而在崭新一辈,不怎么喝白酒的年轻人眼里,茅台的高贵传说从来都不具体。

尽管茅台是传说中的茅台,但这个传说太老,离年轻人太远。

近几年电影里关于茅台的场面,我能想到的就是吴京的《战狼 2》了,可以说吴京离年轻上班族有多远,茅台就有多远。

在这场和咖啡的媾和里,茅台双赢,赢了两次。

最重要的胜利,在于占领了年轻人的心智,19 块一滴的优惠价,为茅台赚来了新的传说。

这是茅台最需要的新的故事。

那么请问,什么样的故事能把主角架到最高的神坛?

答:天神下凡,是最完美的答案。

最初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滴茅台,就像是茅台新传说中的摩西,是它在流量的注视下,劈开了流量的红海。

而现在,茅台也计划留在茅台下凡的故事里,期待着更高的神坛。

这归根结底,是一份客单价仅售 19 块钱的高贵传说,是一场由消费导演的大型幻术,是他们从我们手中赢去的选票。

不甘失败的人赚到了钱;不甘没落的人赚到了名声;甚至也包括了我们,不甘寂寞的我们,也赚到了啊。

咖啡口感重要吗?

重要的是,紧随潮流的安全感,收货后的满足感,和孤独的我们对这个社会的融入感 ......

甚至,在某些敏感案例中,消费还寄托着我们支持国货,反对洋货,反对错误立场的重要武器。

这场狂欢里似乎没有人输不是吗?这一切难道真的就没有代价吗?

如果有,我们提前支付的,又是什么?

03

酱香型的自由

我琢磨来琢磨去,消费啊,它归根结底是个心理问题。

关于消费,平凡的我们往往天真地要求着两条要素:

价要便宜,没有过多负担。

货要高级,要有过硬品质。

傻子都能看出来,这两项要求是天然矛盾的。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直到现代消费主义大手一挥,一个专有名词的出现,让这互相矛盾的两个需求梦幻般地竞合了。

那就是轻奢。

这一词,在我眼中算得上一项 21 世纪消费心理学的智慧结晶。

它本身的涵义就十分 " 如梦幻泡影 ",可谓:凡所有奢,皆为虚妄,若见所奢非奢,则见轻奢。

或者简单点说:

到底奢没奢?轻奢嘛 ...... 究竟奢了没?轻奢嘛 ......

这两个字,代表着一场充满魅惑性的幻觉:

奢,当然不是便宜的奢;或者说,正因为它是便宜的奢,所以它更是正义的奢,是智慧的奢,是没有理由拒绝,你怎么还不下单的奢。

这个词听上去太美好,和 " 中产阶级 " 一样美好。就像是一滴就能令人陶醉的美酒,就像是 19 块一滴的茅台自由。

用价格衡量价值,它本身即是消费主义。

我想到的,是《瑞克与莫蒂》一个片段——

在瑞克城里,有一位纯真瑞克,他的脑海永远循环着自己热爱生活,热爱家人的动人记忆。

而他的身份只是零食生产线上的一道工序。每当他的大脑因为生活美好分泌化学物质,机器就会收集并添加到零食里。

广告语:" 纯真瑞克的纯真威化 ",每一口都是纯真美好的味道。

后来,一名流水线上的瑞克 " 疯了 ",他在工厂造反,大肆破坏,并释放了 " 纯真瑞克 "。

当执法部门要击毙他时,厂主出面放过了他,给了他需要的一切,高度肯定他追求自由的勇气。

就在他以为自己活得自由时,厂长一枪放倒了他,并让他成为了新一代 " 自由瑞克 ",代替了 " 纯真瑞克 ",坐在流水线上。

于是广告语变了," 纯真瑞克的纯真威化 ",每一口都是纯真自由的味道。

毫无疑问,这个黑色笑话讲的是消费主义对人的异化。

通俗地说,所有鲜活的人,都可能变成一件生产线上的工具。

而 " 工具们 " 所期待的,所有美好的意义,都可能变成一本本产品目录,一张张价格标签。

我们上缴了价值与自由,投身进商品与消费世界的里,内心越是荒芜,越是容易用价格填补我们的焦虑、挫折、不安。

只有在成交的满足感中,才能抚慰我们内心的愤怒。

就像《寄生虫》里的父亲说:" 有钱人家的孩子,衣服一点褶皱也没有。"

母亲回答:" 是熨斗,我说钱就是熨斗,把一切都熨平了。"

好消息是熨平了,坏消息是好的坏的都熨平了。

但是。

写到这,我感到一些羞耻。

因为我发现上面所有我自以为正确的道理,都像是病症,而不是病因,它们看上去偏激但治不了任何一场病,但偏偏海水中的我们,真的好渴。

越说越渴,我也想下一单尝尝。

酱香茅台究竟是什么味道?

朋友圈有人说它闻着像豆腐乳,有人说像臭芝士,也有人说像宿醉隔天的呕吐。

酱香拿铁具体什么味道?

之前我没敢试,我真不爱喝白的。

现在我反而想试试了。

因为我能想象——

那是我们在气喘吁吁的工作间隙,在遥遥无期的空虚之中,特意花钱赎来回的,自由的味道。

它的味道很好,好到我们忘记是怎么失去它的。

△ 《赌博默示录》

好到我们可以尽情幻想。

甚至可以幻想端着咖啡的自己,优雅得像是城门之上搂着紫霞的至尊宝,看着低头远去的孙悟空。

" 你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