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4日 19.6°C-21.7°C
澳元 : 人民币=4.82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10 年,他凭一首歌,让 1076 万人破防

2022-06-17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10 年,他凭一首歌,让 1076 万人破防 - 1

当汪苏泷唱起《万有引力》,弹幕中齐刷 " 泪目 ",引发一波回忆潮。

在去年的夏日歌会上,许嵩的一曲《有何不可》瞬时突破百万播放量,弹幕高呼 " 我的青春回来了 "。一如昨晚。

" 去年许嵩唱哭我,今年汪苏泷又来。"

十多年前的华语乐坛,在堪称 " 神仙打架 " 的局面中,许嵩、汪苏泷和徐良用自己的方式打开局面,开启了 "QQ 音乐三巨头 " 的时代。

对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汪苏泷和许嵩不只是歌手,他们的名字里,有每一个人属于青春的故事。

10 年,他凭一首歌,让 1076 万人破防 - 2

10 年,他凭一首歌,让 1076 万人破防 - 3

在今年的 B 站夏日毕业歌会上,歌手汪苏泷演唱了《耿》和《万有引力》两首歌曲。

而当《万有引力》轻快的旋律响起,人们又好像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

哔哩哔哩

在接受采访时,汪苏泷说," 我也是高中开始写歌的,我自己的歌也陪我度过了我的青春时代,当我唱我以前的歌,我会想起以前美好的事情。"

这首国民度极高的《万有引力》,正是汪苏泷在大学时创作的一首歌。明快的节奏下,有千禧一代青春里的青涩印记。

时光荏苒,如今,距离《万有引力》第一次发布,已经过去了十年。

伴随着弹幕上齐刷刷的 " 泪目 " 和 " 爷青回 ",年少时的岁月好似又打了一个闪回。

昨晚的 "B 站夏日毕业歌会 " 就让不少人感慨," 汪苏泷三个字,永远属于我的青春时代。"

" 再次听见汪苏泷的歌,人很难不晃神。那些放不下、忘不了的人,他的歌替我记得。" 在今年 B 站的夏日毕业歌会页面下,一位网友这样写道。

10 年,他凭一首歌,让 1076 万人破防 - 4

图片来自网络

能让这一代年轻人有如此感受的,还有许嵩。

在 2021 年的 "B 站夏日毕业歌会 " 上,许嵩的出现让一众大学生激动不已。

这个曾无数次出现在青春记事本上的名字,在 B 站夏日毕业歌会的舞台上以一曲《有何不可》向所有大学生献上了青春的祝福:

" 去领略闻所未闻的,去经历见所未见的,去奋发,去拼搏,我们要相信在一切的努力过后,一切的美好终将如约而至。"

即便当时,许嵩刚刚度过自己的 35 岁生日,这个戴着黑框眼镜,身穿卫衣的大男孩,还是引起一代人的回忆。

发表《万有引力》时,汪苏泷年纪尚浅,只有 23 岁。

巧合的是,2009 年发行的《有何不可》,刚好也是许嵩写于自己大学毕业那年。

那年,他同样 23 岁。

10 年,他凭一首歌,让 1076 万人破防 - 5

许嵩比汪苏泷年长三岁。同样生于八十年代后期的二人,迎头赶上了互联网的爆发时代。

他们的音乐创作,借由网络送抵一代人的内心。歌曲不仅占领了大街小巷的扩音音响,还占据了 90 后和 00 后的 MP3、QQ 空间、歌词本和同学录。

汪苏泷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唱京剧的父亲,曾希望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个古典音乐艺术家。汪苏泷却一头扎进流行音乐的世界。

2010 年,在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读大四的他,写出一首《小星星》,随后凭借《不分手的恋爱》《三国杀》等歌曲爆红。

10 年,他凭一首歌,让 1076 万人破防 - 6

图片来自网络

而此时,已经毕业一年的许嵩,已经爆红 4 年,甚至被贴上 " 小周杰伦 " 的标签。

许嵩同样从小接受音乐熏陶,他的父亲是部队文工团的扬琴演奏者。2006 年,在安徽医科大学读大二的许嵩,用 VAE 的网名,在网络上传了几首自己课余时间制作的歌曲。

一首《玫瑰花的葬礼》,让不少人开始搜索这个年轻人的真实姓名。

随后,他以一个月一首歌的速度更新,更新一首,爆红一首。《粉色信笺》《断桥残雪》《你若成风》爆红,成为一代年轻人口口相传的 " 神曲 "。

10 年,他凭一首歌,让 1076 万人破防 - 7

许嵩首张专辑《自定义》封面

然而最初,汪苏泷、许嵩的歌,一度被认为是 " 没有技术含量 " 的网络歌曲。他们也被贴上 " 网络歌手 " 的标签。

对于创作型歌手而言,否定作品无疑是否定了一切。

但他们又是真的 " 火 "。

汪苏泷曾说:" 只要是人均消费不超过 20 块钱的地方,都放着我的歌,什么理发店啊,小卖部啊,都能听到。"

实际上,即便是在所谓更高档消费的地方,放的也是他们的歌。在大家都没什么钱的青春年代,许嵩和汪苏泷是人们用脚投票诞生的 " 民选巨星 "。

10 年,他凭一首歌,让 1076 万人破防 - 8

图片来自网络

在音乐圈,没有人不希望写出热歌。

一首家喻户晓的大火曲目,就像是音乐人的保险。只要歌在,江湖地位就在。在乐坛,凭借一首歌 " 吃一辈子老本 " 的歌手并不在少数,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一种能力。

早在大数据算法统领短视频音乐之前,许嵩和汪苏泷早已成为初代 " 爆款制造机 "。

" 网络歌手 " 的标签之下,一个共同点却是,他们几乎每一首歌从词曲创作到录音混音,均由自己一人完成。

这符合现在对于 " 原创音乐人 " 的定义。

但在那时,"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 这件事无异于 " 小作坊 " 和 " 不入流 " 等同,比起动辄斥资百万包装流行歌手,许嵩和汪苏泷只能被列为 " 非主流 " 之列。

10 年,他凭一首歌,让 1076 万人破防 - 9

图片来自网络

汪苏泷至今依然对 " 贴标签 " 这件事心有余悸," 我当时就是被人贴上网络歌手的标签,但最终音乐都是来听的,有些歌在你心里,听完之后留下了,有些歌听过就过了。"

能经历时间沉淀留下来的歌,就是好歌。汪苏泷和许嵩的沉淀,都至少用了十年。

时间带来的改变,也随之发生。

自 2011 年开始,许嵩更注重在作品中表达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与人文关怀。在歌中,你依然听得见许嵩的独特风格,但是歌词却指向更现实的社会。

《违章动物》《大千世界》《全球变冷》等歌曲的问世,更是让曾经听着许嵩式情歌长大的网友们吃了一惊。

他在音乐中描述路人冷漠,描述城管暴力,描述中东战争。蜕去少年青涩,他的歌变得丰富而强烈,甚至有人评价:" 他变了,变成当代杜甫了。"

10 年,他凭一首歌,让 1076 万人破防 - 10

然而这样的变化之外,许嵩又似乎一点没变。

正如 2019 年他在上海演唱会上对歌迷所言:

" 从二十岁起,我的青春时光全都投入到创作中,除了少数舞台时刻,大部分的时间我都是一个幕后人士,我非常享受那样一人一世界的创作空间。"

正当许嵩完成创作转变时,汪苏泷也靠着多首大热的影视歌曲,撕掉了自己身上的 " 网络歌手 " 标签。

2015 年,随着电视剧《花千骨》大爆,歌曲《年轮》再次风靡。这首深情的电视剧插曲,陪着无数人度过了缱绻心伤的夜晚。而少有人知的是,这首歌的词曲创作都是汪苏泷。

汪苏泷曾开玩笑说:" 这首歌除了张碧晨以外都是我的。" 以《年轮》为锚点,汪苏泷一举打开了影视原声带市场,他创作的《忽而今夏》《耿》等影视歌曲均取得巨大成功。

他不只关心少年青涩的爱,也关心成年人的内心世界。

十多年过去,他成为了影视投资方争夺的流量密码,有了 " 影视原声带小神兽 " 之称。

出道时写歌自嘲 " 我很忙我是班长,这辈子不知能否自费开个个唱 " 的许嵩可能不会想到:多年后,他的城市巡回演唱会一票难求,成为数字时代的票房保证。

在古典音乐教育下成长的汪苏泷,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因为写网络热歌而踏入流行音乐领域,成为不老的 " 青春代名词 "。

而听着汪苏泷的歌长大的一代,也正以自己的方式续写着自己的青春故事。

10 年,他凭一首歌,让 1076 万人破防 - 11

一代人长大,陪着他们长大的音乐却依然年轻。

" 我小学在听《有何不可》,大学毕业还在听《有何不可》。" 时代的节奏不断加快,当代年轻人对于 " 老歌 " 的怀念与依赖却逐渐加深。

而许嵩、汪苏泷所引发的回忆潮,正体现了年轻人在变动的时代中,寻求安全感的一种方式。

近几年来,年轻人似乎自发地掀起了一股 " 复古风潮 ",他们越来越爱听老歌,越来越爱看老剧。

从各大音乐榜单的数据来看,一些经典老歌反复上榜。

其中,周杰伦的《晴天》仅在某音乐平台 2021 年度的上榜次数就高达 52 次,几乎每周都在榜上,而这首歌的发行时间距今已经过去整整十九年。

今年夏天,随着王心凌的翻红,她于十八年前发行的经典歌曲《爱你》再次屠榜。

10 年,他凭一首歌,让 1076 万人破防 - 12

当全网 " 王心凌男孩 " 跳起同样的舞步,哼唱起 " 情话多说一点,想我就多看一眼 ",人们内心的情感翻涌,不只是歌曲带来的情感共鸣,更多的是曾在这首歌陪伴下经历的青春的点点滴滴。

曾经听着周杰伦、王心凌的少男少女们,已经成为了职场中的新力量,开始经受 " 大人的烦恼 ",世界不再单纯如昨。

在现实的压力和越来越快的生存节奏里,有意识地 " 逃 " 回过去,变成这一代年轻人所选择的一种心理代偿机制。

也正是在如此情况下,和这些 " 老歌 " 有关的青春回忆便会被覆上温柔的高光。

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人们便能通过追忆过往,想象性地构造出 " 生活在别处 "、" 回到少年时 " 的纾解通道,让人感到舒心与安全。

10 年,他凭一首歌,让 1076 万人破防 - 13

许嵩在 "B 站 2021 夏日毕业歌会 "

毫无疑问,汪苏泷和许嵩们,依然在用他们的音乐向这一代年轻人提供着重要的 " 陪伴价值 "。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对 " 青春老歌 " 的爱,并不是偶尔怀旧。那些在学生时代里爱听的音乐,如今依然在这一代年轻人的播放器中循环播放。

" 我一直觉得在歌里面鼓掌是挺傻的事情,但是我们今天就傻一点吧。"

10 年,他凭一首歌,让 1076 万人破防 - 14

草地上,汪苏泷再次唱起《万有引力》,弹幕里网友发起 " 不跟唱挑战 "。

然而旋律起,几近全军覆没——没有人能一动不动地、控制住面部表情地听完这首歌。

忍不住上扬的嘴角里,是这一代年轻人回不去的过往。

但在他们的歌里,青春不必回来。青春一直都在。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