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1日 26.3°C-29.1°C
澳元 : 人民币=4.83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一个人具有这三大特点,说明他只是表面幼稚,其实城府深不可测

2021-09-06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幼稚”这个词对于人们而言是一种贬义词,只有在吵架的时候,我们才会用“幼稚”这个词来形容他人。

一个人具有这三大特点,说明他只是表面幼稚,其实城府深不可测 - 1

“幼稚”一词大多指个体在说话办事的时候考虑的东西不够周全,对于身边的人和事看法过于片面,并且时不时会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这其中包括了因为一时冲动而导致的骂人和打人、因为一时的郁结而伤害自己,以及无时无刻地给他人贴标签等行为。

而“单纯”单纯这个词对于人们而言是一个较为中性的词语,“单纯”的人大多是那种心思单纯、没有太深的城府,在生活中也没有什么坏心眼的人,他们大多不需要遮掩自己的什么地方,做事十分的敞亮。而“单纯”也不仅仅只有一面,有些“单纯”是可以伤害他人的,也有些“单纯”是可以帮助别人的。

能够伤害他人的 “单纯”最常见于那些杀了人却毫无悔改之心的杀人犯,他们内心只有单纯的坏心眼,只想“单纯”地伤害其他人。

一个人具有这三大特点,说明他只是表面幼稚,其实城府深不可测 - 2

而能够帮助他人的“单纯”最常见于生活中那些“圣人”,他们为了帮助他人可以不顾自己的利益或者是安危。

然而,这两种人在生活之中都不常见,因此,在生活中,十分纯粹“单纯”的人是非常少的。

现实生活中,人们喜欢用“单纯”这个词来形容小孩子和圣人,小孩子之所以“单纯”是因为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打击,没有经历过人情世故的磨难,因此心思单纯,人性中的善与恶都会十分直观地展现出来。

而圣人或者是智者是极力地控制住了自己心中的恶意,他们的眼光放得更加长远,能够看到事情背后的真相,也了解人性之恶的后果,因此,生活中的 那些圣人和智者都会在行为上表现得十分友善。

一个人具有这三大特点,说明他只是表面幼稚,其实城府深不可测 - 3

然而,很多人都会把“单纯”和“幼稚”的概念搞混,人们分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单纯”,什么是“幼稚”,因此在许多事情上都做出了不正确的判断。

事实上,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那些经历过社会的捶打经受过世界的洗礼之后而变得思想十分成熟的人,他们的内心通常都是深不可测的,他们的想法只要不是主动表达,他人是无法轻易得知的。

然而,心理学家指出,虽然这些人的城府深不可测,但是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可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评价中肯且理性,令人信服的人

这一点特征主要针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外向的人来说。

一个人具有这三大特点,说明他只是表面幼稚,其实城府深不可测 - 4

这类人大多心思缜密,思虑周全,看问题的时候能够清晰透彻,作出的评价也能够被他人接受,并且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对自己有较为全面的分析。

在生活中,有些人会发现当自己给予他人评价的时候,他人无法轻易地接受,这时他们心里就会产生疑惑,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指出别人的错误真的是自己错了吗?

而那些心思比较深沉的人却不会产生这种疑惑,因为他们不仅仅能够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问题,还能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看问题。

这样说出来的话,即使是负面的评价或者是批评,对方也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

第二、不评价他人的人

一个人具有这三大特点,说明他只是表面幼稚,其实城府深不可测 - 5

这个观点主要是针对于那些性格较为内向的人,与上述观点相同。

这类人也是心思较为深沉的人,他们看问题十分的全面和透彻,但是,他们表现在外在的行为却与那些性格外向的人有所不同,可以说,他们比上述那类人更加厉害。

不评价他人只因为对方做的事情自己完全能够理解,并且不喜欢轻易地评价他人,这样既不会伤害到对方,也不会让自己难为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处世圆滑。

第三,用评价伤害你却被重要的人

一个人具有这三大特点,说明他只是表面幼稚,其实城府深不可测 - 6

这个观点主要针对于那些面相看起来比较凶恶的人,与上述两点相同,这类人也是城府比较深的人,他们对自己的判断清晰,能够在社会中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位置,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统领全局。

但是,他们常常会选择做反面人物去纠正与某个领域或是立场并不相符的行为。

在生活中,有一句俗话叫做:“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的确,在很多情况下,黑脸的确需要有人来唱,即使会面临一些困难,但却可以让自己迅速地看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前后黑白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Hatfield, E., Cacioppo, J. T., & Rapson, R. L. (1993). Emotional Contagion.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 96–100;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 Norcross, J.C.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the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1102-1114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