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30.1°C-33.5°C
澳元 : 人民币=4.84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真正的善意,不是避免冲突,而是敢讲真话

2021-08-16 来源: 36氪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很多企业都存在一种“友善”文化,每个人看起来都很合群,充满热情,但实际上包容是假的,高效协作也是假的,“友善”其实变成了一种“伪善”。这种文化对组织来说是危险的,会扼杀员工的创新能力,让一流人才没有用武之地。本文提出了多种策略来避免上述后果,以营造一种良性文化。

真正的善意,不是避免冲突,而是敢讲真话 - 1

你有没有参加过这种会议——会议室里的每个人都愉快合群,但随后热情褪去,开启私聊模式,暗流涌动。这是“友善”企业文化的症状之一。受到吹捧的友善往往不过是件礼貌外衣,实质是为追求心理安全的合群点头,像一幅假意包容、虚假高效协作的全息图。许多这样的文化中,领导者只是在深层恐惧上装饰了一层一戳即破的礼貌。团队表面和谐一致,但实际上隐藏着随时可能爆发的功能障碍,导致成员间坦诚沟通出现问题,创新和责任感降低。

组织为何追求友善

培养友善文化的出发点往往是真诚的。根据我的经验,具有崇高使命的组织,例如教育、医疗及政府机构、非营利性组织和志愿者协会,这些组织通常由于使命而充满合作氛围。慈善的使命往往会孕育出慈善的文化,而慈善的文化会催生友善。例如与我合作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他们的使命是保护患者安全,但讽刺的是,这种同情心变异成了过度友善的文化,让员工难以公开说真话。

领导者寻求友善文化的原因有很多。据我过去20年与数百个组织和数千名领导者合作的经验,有以下四个突出原因。

避免冲突以获得认可。出于被认可和爱戴的渴望,领导者通常会选择避免冲突,且不接受反驳意见。他们误认为解决冲突只有两种方法,宁愿表现友善也不愿被人视为冒犯。

代替包容。一些组织会将友善视为包容。他们相信友善就是人性化。如果你发现不同员工自发抱团,可能表明组织中存在“和而不同”的无言哲学。

对领导层过分顺从。如果组织中总弥漫着恐惧的情绪,友善可以成为你的护身符。其中的逻辑是如果不激怒当权者,就可以保住饭碗。

激励员工,而不是推卸责任。是的,温暖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升影响力,但企业仍然需要问责机制。我曾经与一位非常和蔼的CEO共事,由于他创造了一种有毒的友善文化,即大家可以互相拥抱,却不会遵守承诺,而感到无措。

危险的“友善”文化

友善的不利后果不仅是不便,对组织来说更可能造成以下危害:

触发危机。在友善的文化中,有时惯性会过于强大,导致组织丧失预判能力,等问题大到无法忽视才去解决。例如,南加州大学怎么可能超过25年不承认对校园妇科医生乔治·廷德尔(George Tyndall)的性虐待指控并采取行动,而最终以11 亿美元的天价和解告终?过去20年里我与30多所大学合作过,观察到一个普遍存在的坏习惯,就是把表现不佳的人晾在角落,而非直面他们的低效表现。友善文化往往会滋生一种错误的二分法:要么表现友善,要么敦促员工承担责任,而不是两者兼有。

扼杀创新。创新的本质是破坏现状,也是延长的生命线。创新还是一个需要发散思维和勇敢对话的社交过程。无处不在的善意抑制了这个过程,封锁了理性言论,导致由天赋异禀的成员组成的团队功能失调。我经常会与迫切需要促进创新的机构合作,但他们的友善文化却减慢了发现新创意的速度。

真正的善意,不是避免冲突,而是敢讲真话 - 2

误伤人才。有才华的人希望做出有意义的贡献。一流人才想要在可以因挑战现状而获得奖励的健康环境中工作。一位在大型制药公司工作的员工对我说:“我宁愿选择专制的文化,也不愿在虚假的友善文化中工作,因为前者至少会在我挑战现状时告诉我我错了。我可以刺激系统、强迫他们做出反应,从而促进改变。但是在伪善文化中,他们会假意迁就你,然后当作什么也没有发生。”

减缓决策速度。友善文化会迫使大家好好相处。这种对坦率的低容忍度,使做决策时必要的讨论和分析变得敷衍而缓慢。你要么如同置身回音室、由于同质化的思想和呼应,做出有缺陷的决策,要么为了达成共识而无休止地讨论。最终,友善文化可能导致长期的优柔寡断。与我合作的一家医疗机构文化非常友好,并决定采用共识决策模型。简直是灾难。在经历了三个月痛苦的模棱两可后,CEO停止了这项实验。

习得性无助。无形的友善规范会导致从众、被动和习得性无助,从而降低绩效标准。一流大学的行政人员、教职员工和工作人员都曾向我抱怨学术界无趣的礼貌,以及它如何破坏了士气和主动性。一位大学行政人员告诉我,友善束缚了机构改革,让体制改革承担着严重的风险。员工与其挑战环境、期待改善现状,不如明哲保身、保持沉默。

与“友善”斗争

你可以采用多种策略来避免上述后果,营造一种良性文化。

阐明期望、绩效标准和会议类型。模棱两可会滋生毒性善意,所以请阐明理想的相处之道,让彼此负起责任。明确表示你期待理性的诚实、坦率的反馈和提出棘手问题。这种改变并不容易,因此必须首先清楚地说明组织的当前状态、未来状态以及要如何过渡。传达了新期望后,就要让员工对违背期望的行为负责。最后,开会时要备好议程,并明确你期望的会议类型。如果你想讨论并决定问题,讲出来;如果这是一次构思和创新的探索性会议,提前告诉大家;如果是沟通和协调会,就开诚布公些。

公开质疑你参与造成的现状。如果没有做出表率,你就很难指望其他人会克服恐惧,到达讲真话的新阶段。你必须是先行者,表现出脆弱、会犯错误的一面,这种坦率会得到回报。当其他人看到你卸下防备、不再为曾经而自豪时,他们会勇气倍增。

保护坦率。当员工确实有勇气表达不同意见并坦率发言时,请提供保护。感谢那些坦率发言的人,降低他们被嘲笑的风险。当你可以容纳异议时,规范就将被重塑,新愿景也会得以实现。

立即直面绩效问题。对于绩效问题,不解决就等于纵容。你的犹豫不决会造成混乱,要让每个人都负起责任,并尊重这份责任。不尊重新规定的人可以选择接受新规或另谋高就,不会再有人在一个岗位拖到退休。

马丁·路德·金在他著名的《从伯明翰市监狱发出的信》(Letter from Birmingham Jail)中说:“……有一种建设性的、非暴力的紧张感,是成长所必需的。”不要在努力表现友善时掩盖这一点,引导和管理这种紧张,才是真正的善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哈佛商业评论”(ID:hbrchinese),作者:HBRC-Lab,36氪经授权发布。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