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19.0°C-22.1°C
澳元 : 人民币=4.8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留学毕业去留难抉择 机遇与环境:留下的动力

2012-05-09 来源: 今日早报 评论0条

编者按:美国南加州大学枪击案、澳大利亚留学生被打案、化学天才留美博士王庆根自杀……近期,各种留学生事件频发。留学生学成之后,是归国还是留下的这个选择题,在父母的担忧的关切中再次受到极度关注。你是否经历着这样的煎熬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其他留学生的选择和背后的故事,或许能对你有所启发吧。


留下的动力:当地的发展环境更好


在选择“近年不回来发展”的受访者中,“当地的发展环境更好,想在当地定居(拿到居留证)”成为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有受访者认为“家人对我留在香港,抱有很大的期待”,是他们在外生活下去的最主要原因。其实,这个念头在一些人留学之初,并没有出现。但随着毕业临近,在外居住时间增长,“留下”成了他们的第一个选择。在他们内心,“不想轻易放弃尝试”成为支撑的强大信念。


小伟的故事:回去面临的压力可能更大


“从小地方到现代的大都市”,家中对小伟留在香港充满了期待与美好的想象。这份期待,也成了小伟不准对自己说“走”的压力。只是,他从未对家人提起。


2005年,小伟拿着全奖入读香港中文大学(微博)机械与自动化系,这在小地方,是怎样的欢呼雀跃。可若回去,岂不负了当时的风光?“家里人会想,是混不下去了才回来,他们也会觉得没有面子。”小伟的话中透着无奈。


其实,回去的念头偶尔也会闪过,“有同学回内地,过的也不差啊,我为什么不可以呢?”工作烦心时,他也会想“回家算了”。但这些,都只是短暂的动摇。


因为,小伟发现,“似乎没有回去的勇气了。”如果回去,回哪里?深圳?北京?“可这些地方,都没有认识的人了。”而且,“回去面临的压力可能会更大,因为竞争的人更多。”在小伟看来,回去是个未知,让他心生恐惧,“还是继续留港吧”。


即便在港呆了6年,小伟还是觉得“孤单,没有归属感。”工作之后,小伟发现,“他们讲很本土的笑话,香港人笑作一团,我却听不懂,傻愣在那边。”这时,“港漂的感觉特别强烈”。


小铎的故事:回去无法跟家人交代

小铎与小伟同届,2009年毕业后,他的工作之路并不顺。金融危机之后,小铎没有找到一份理想的全职工作,他只能不断地换兼职。可这产生了一个问题:无法办理临时身份证,也就无法延续留港的时间。

身边的朋友不断劝他:“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回去呢?”每次,小铎都笑着岔开话去,避而不谈。其实,谁也不知道他内心的挣扎。

“回去,怎么对得起家人的期待?”与小伟一样,小铎也从小地方拿着全奖来到香港,带着全村人的羡慕与期待。那时,他是怎样的信心满满。

“这张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无论怎样都要拿下。”他对自己说。在那段时间里,他找过香港的中介,挂靠某家公司,办下临时身份证。这笔中介费不菲,他兼职赚的钱全都填了进去。

幸运的是,2010年夏天,在毕业1年后,小铎终于在香港找到了一份全职工作。

与小伟、小铎同一届入读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国大陆学生,共有250名。至今,回内地发展的,仅十余位。“他们大多觉得这边工作不好,正好家里也有资源,也就回去了。”小伟说。

相关阅读:

关键词: 留学生出国海归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