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27.9°C-31.3°C
澳元 : 人民币=4.79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你和成为一名“良医”,只差了一本书的距离!

2017-07-17 来源: 医学界 评论0条


100个生动真实的临床医疗案例,给医生“补课”,帮助他们在从医路上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作者 | 燕小六

来源 | 医学界服务站

X先生在确诊食道癌前的1年内,在4家医院看过五官科、消化科、头颈外科。

 

“喉咙里总感觉有东西。生活习惯呀?抽烟喝酒40多年,喜欢吃辣的、烫的。烟,每天一包;酒,每天至少一瓶黄酒。”X先生说。

 

几乎每个医生都开了CT+验血+B超+慢性咽炎的药。也有医生建议,做个食道镜。但X先生表示,“听说食道镜很痛苦!我先做别的检查吧”。

 

医生也就没再坚持。

 

直到有一天,X先生喝水,都觉得咽不下去。

 

“为什么看了那么多医生,都没有查出来是癌呢?”X先生辞世4年了,他的太太仍没想明白。


你和成为一名“良医”,只差了一本书的距离! - 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医生的固步自封

 

正在看本文的你,或许会问:“抽烟、喝酒、刺激性食物,这么明显的食道癌高危因素!这个故事是不是编的?”

 

抱歉,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燕小六反复琢磨:是因为X先生生不逢时,“烟酒是高危致癌物”的概念没有广泛普及?是因为癌症隐藏得太好,各种检查手段都拿它没辙?还是因为X先生拒绝内镜检查,自断了生路?

 

直至某天,读到这么一段话:

 

“人是任意妄为的生物,思维只限定在自己所知的范围内,就不会考虑其他的可能性。

——《良医有道:成为好医生的100个指路牌》

 

该书作者西野德之指出:医疗很重要的一点是“排除所有可能性”。但事实上,医生容易陷入固步自封,自以为是地以为“患者是胃炎或者胃溃疡吧”,尤其是患者曾被诊断胃炎或胃溃疡,并接受过相应治疗。

 

有时,一些非疾病因素也会干扰医生的判断。比如,你是急诊科值班医生,凌晨4点左右,一名腹痛患者到医院求诊。按压确认其腹部有疼痛症状。这种情况下,你会不会给患者做内镜检查?还是开些胃药,让其回家?你是否会慎重地提醒他,一定要尽快做个内镜检查,排除癌症可能?

 

西野德之从医20余年,想到的应对方法是:看见一个病人,首先要列出10个可以考虑的病因;其次,按照可能性的高低,进行鉴别诊断。

 

“拓展思维,考虑其他的可能性,走出思维的迷宫,这些也是医德的一部分。”他说。

 



当X先生遇到西野德之

 

如果X先生在起病之初,遇到西野德之,也许前者的人生会完全改变。因为,西野德之有一套特殊的“无痛”内窥镜检查流程。

 

检查前,要花两三分钟,对患者进行说明:


吞内窥镜是有诀窍的,掌握好了,绝对不会痛苦。掌握起来不难。

秘诀是放松,心无旁骛。即使不吃安眠药也绝对不会痛苦。

不要有“被迫做胃镜”的想法,这是为了自己的健康!


姿势要保持俯卧,眼睛睁开,视线略朝下方,看大约1米的地方;让唾液流下来,因为内窥镜在喉咙的部位,如果吞咽的话会让喉咙疼痛;最重要是呼吸,保持腹式呼吸,尽可能停顿5秒钟再吐气。


检查过程中,我会和您说话,但您听着就行,不用回答也不用点头。

 

“预料到将会发生的情况,就能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也就没那么害怕了。”西野德之为其啰嗦的术前操作说明,如是解释。

 

看到这里,你或许又问了:每次都花那么多时间在解释上,不是很麻烦?检查过程中还要继续和患者说话,就没法集中注意力检查了吧?

 

西野德之也曾在公众场合,遇到过“小有名气”者的提问。

 

但调查显示,第一次接受“西野德之胃镜检查”的患者,98%都说“不难受”。更令人震惊的是,大部分患者以前在做胃镜检查时,都没接受过检查前的说明——如X先生一样。

 

“内窥镜检查需要的不仅是插入和观察的技术。带着医治患者内心的想法,为他们提供不痛苦的检查,让其安心接受检查,这一点很重要。”西野德之说。




干了这碗鸡汤

 

通读完西野德之的《良医有道》,最大的感受是:这是一本充满“医德”的书。


你和成为一名“良医”,只差了一本书的距离! - 2


在书里,“医生”的职业角色被重新定位:要“五者一体”!1.是学者,有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理性的思维方式;2.是占卜师,能准确把握患者的病情,并能预测病情的发展;3.是艺人,有为患者带来欢笑的交际能力;4.是演员,有替患者神器、给予同情、表达悲伤等情绪的演技;5.是医生,不仅能为患者治疗疾病,还能理解、治愈患者的内心。

 

在这里,还有关于信仰和坚持的解答。比如,我们难免被现实挤压,忘了初心。

 

你和成为一名“良医”,只差了一本书的距离! - 3

图片来自网友评论


这本书告诉我们:要想让感动留在记忆中,就必须要记录下来。“回想起来,当初坚持写日记就好了,因为刚成为实习医生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是惊喜和感动。”

 

又比如,忙碌+复杂的从业环境,会让我们迷茫。

 

你和成为一名“良医”,只差了一本书的距离! - 4

图片来自网友评论

 

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倒算人生,设定具体的目标和完成的期限,看清自己必须要做的事和必须要超越的难度。

 

西野德之分享了自己在临床实习的3年目标:


 第一年,学会基础诊疗,努力学会与患者交流,能够独立操作B超检查,大致掌握胃镜检查;

第二年,掌握胃部和大肠的吞钡检查并学会读片,学会操作肠镜检查。

第三年,掌握胃部和大肠的内窥镜息肉切除手术,学会CT诊断。

 

再比如,如果你正处于对未来一筹莫展之中。

 

这本书告诉我们:能让实习医生受益匪浅的是经历的病例数量,患者选择的医院,自己能够放心就诊的医院——这就是好医院。

 

此外,关于名医和良医的区别,关于实习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关于大学教育的不足,关于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关于死亡,关于医者不自医,关于医患间的羁绊,书里都有思考和解读。

 

正在医学院学习的你,困惑于该去哪家医院实习/规培/进修的你,和患者无法沟通的你,在ICU/急诊/肿瘤等科室工作到麻木的你,马上将迎来新一届学生的你:这本书或许就是你的“心灵鸡汤”和“十全大补膏”。


如何购买本书?


医学界携手东方出版社,为您推荐这本《良医有道:成为好医生的100个指路牌》,新书独家首发,原价包邮,正版保证!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本书:

你和成为一名“良医”,只差了一本书的距离! - 5

此外,长按下方二维码,可购买

《医生的精进之路:从医患沟通到临床决策4本套装》

你和成为一名“良医”,只差了一本书的距离! - 6


欲了解更多,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界哥书店: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