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21.8°C-24.1°C
澳元 : 人民币=4.86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取消收支两条线,医疗格局将现“五大巨变”!

2017-05-24 来源: 华医网 评论0条

导 


各地相继取消基层收支两条线管控瓶颈,为之叫好,对于推动强基层必将发挥重大作用,同时也会引发“五大巨变”。

收支两条线起源


“收支两条线管理”,起始于2009年底基层医改开启的“回归公益性制度创新”安徽医改模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以“核定任务、核定支出、绩效考核补助”为核心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这一措施明确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财政经费兜底保障,在强化政府职能、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典型的行政为导向的管理思维模式。并且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在全国推行。作为发源地的安徽,2015年2月起,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不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推行财政经费定向补助等新政策。


今年湖北省政府出台《进一步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意见》,明确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巩固完善多渠道补偿机制,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财务管理办法。今年各地相继陆续宣布取消“收支两条线”。


“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有效配合了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创收冲动,能够减少基层患者的经济负担。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收支两条线”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如绩效分配差距小、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受影响等。


收支两条线不利于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收支两条线管理”存在的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同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拥有固定的工资水平和待遇,打击了优秀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导致逆向选择。收支两条线制度基本上是计划管控为主,一些地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或者采取财务统一管理。绩效工资严格限制,医务人员绩效工资与基本工资相比,比例很低,缺乏激励性,直接影响积极性的发挥,特别是在医生资源缺乏的现实情况下,医生工作的主动性不高。


收支两条线导致效率不高医疗服务能力下降


收支两条线管理,由于过分重视公共卫生服务,疲于应付检查,工作效率不高,对医疗服务能力建设重视不够,一些地方甚至提出基层医疗机构不需要看病,只要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就行,厚此薄彼的管理导向造成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下降,没有医疗服务能力做后盾,单纯的公共卫生服务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弊端明显。


收支两条线扩大了二三级医院的“虹吸效应”


收支两条线管理对用药及设备购置进行限制,没有医疗设备,造成许多诊疗项目不能开展,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不能充分发挥能力,承担风险意愿下降,推诿转诊病人,二级医院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二级医院的病人增加,与收支两条线实施正相关,三级医院的虹吸效应,与医保次均费用控制正相关。


取消收支两条线医疗格局将现“五大巨变”

国务院2016年4月6日常务会议,确定了2016年深化医改六大重点,第五条是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制度,鼓励试点城市制订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建立与岗位职责和业绩相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凸显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强基层必须打破收支两条线,一旦推行绩效工资制度,释放基层医生的积极性,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会得到“恢复”和提升,必然影响医疗格局“巨变”。


巨变一:基层医疗机构焕发生机


打破收支两条线,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给以充足的自主权,打破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奖勤罚懒,医务人员积极性被激发,基层医疗逐步焕发生机。


巨变二:患者逐步回流


随着医务人员积极性调动,加之健康档案的管理,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天然垄断优势,还有收费价格优势,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患者会逐步回流。


巨变三:大医院虹吸效应降低


原来大医院的虹吸效应,其实与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规避医疗风险、干多干少一个样有关,大医院与基层存在竞争与合作关系,收支两条线只有合作转诊病人没有竞争,一旦打破就存在竞争关系。


巨变四:好医生愿意到基层


打破收支两条线,同时还需要打破用药限制、诊疗范围限制、医保报销限制,在基层一样可以凭本事拿高工资,就可以留住和稳定医务人员,好的医生才会有意愿来到基层。


巨变五:医院运行效率大大提升


打破收支两条线,通过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把公共卫生工作量与医疗服务工作量综合积分平衡,通过效能考核,工作效率将会大大提升,综合医改目标才能落到实地。


收支两条线是计划管控思维,面对市场经济出现了很多的失灵,医改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鉴,打破收支两条线也不是一刀切,对于偏远地区,收支两条线还是积极有效的,应该因地制宜,在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发挥市场作用,才能探索出符合国情的医改之路。


>>>觉得文章不错,请在文末点赞支持<<<


作 者 / 秦永方       来 源 / 医疗卫生财务会计经济研究



点击“阅读原文”,继教课程手机学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