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7日 19.6°C-22.1°C
澳元 : 人民币=4.79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谷歌CEO给我当面讲了讲他们需要的AI人才:文科生也来啊!

24天前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自从OpenAI从默默无闻变得家喻户晓,科技(尤其是AI)领域的各种“戏剧性”就变得多了起来,也不乏后来各种紧跟奥特曼的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我记得,那些动不动就“炸裂”、“颠覆”、“问鼎”的气息就是从那会儿开始弥漫到今天的。

后来就变成必须“炸”,不“炸”不行了丨Giphy

作为传统节目,Google在自己的I/O大会之后,邀请了全球部分媒体参与了一场与高管的面对面对谈,其中包括了Google CEO 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负责搜索业务的副总裁伊丽莎白·雷德(Elizabeth Reid),负责研发、技术、社会问题的高级副总裁詹姆斯·曼伊卡(James Manyika),以及DeepMind的CTO 科雷·卡武克措格鲁(Koray Kavukcuoglu)。

他们谈到了AI与搜索的未来,Google的AI人才选拔标准,面对OpenAI的竞争态度,以及很多人最新的好奇点,Google Glass是否可能回归。

无关八卦和被不断夸大的狗血剧情,这是一场为科技爱好者准备的真实交流。果壳受邀在现场参与其中。以下内容由果壳人类编辑和Google Gemini共同编译整理。

座位挺靠前,我没拍好,凑合看吧……丨人类编辑拍的

在AI时代搜索,问题重要还是回答重要?

Q:总有人说我们熟悉的互联网正在逝去,因为AI自动化、机器人发展等等。你认为生成式AI即将彻底颠覆我们对互联网的认知吗?

搜索负责人:这的确是我们搜索业务中常思考的问题。我们将AI Overviews(谷歌在I/O最新发布的AI搜索功能)设计成一个起点,用户可以从这里开始,进一步探索。

对我们来说,保持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这不仅对生态系统很重要,对特定产品也一样。我们希望帮助人们更有效地连接到网络。AI有很多机会可以更深入地融入互联网,从你的专业领域连接至更多有好奇心的人。

好奇心和问题,比答案更重要丨Giphy

以前,人们搜索简单问题时,排在前面的搜索结果大都是泛泛而谈的网站。但现在,当人们开始发问更新、更复杂的问题时,(AI搜索)能将产生共鸣的人们联系在一起。

Q:很多人担心AI Overviews会对广告业产生影响,你们怎么看?

搜索负责人:未来两年内或许的确会出现令人担忧的现象。但从商业模式来看,谷歌一直以来处理搜索广告的办法是“考虑广告何时对用户有帮助”。所以,我们只在广告对用户有帮助时才会将其展示出来,即使我们引入了AI Overviews,我们发现用户仍会与广告进行互动。

我们还发现,当人们在使用AI Overviews时,会更多地使用搜索,因为他们发现以前在谷歌上无解的问题,现在可以解决了。

每次谷歌在搜索领域启用新的应用时,广告团队都会发现新的盈利机会。所以,期待广告团队与我们一起继续创新。

Q:但如果用户不再点击网站,只是让Gemini告诉他们,某支视频具体讲了什么,而根本不用点开这些视频,那么未来网站和内容创作者该怎么赚钱呢?

Pichai:人们在初期往往会低估一些技术。比如,当智能手机出现时,人们也问过同样的问题,如果屏幕很小,就看不到那么多内容了啊,怎么办?而我们早在2014年就给出了应对办法——从“回答问题”开始(这里指的可能是“知识图谱”功能,最早在2012推出)。

我记得(当时)还有人说:如果你是在回答问题,为什么会创造流量?我想我们已经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流量随之增加了——这远不是一个零和游戏。

搜索负责人:我补充一点。人们有时候会提前想好要搜哪些问题,但更常见的是,人们带着一个问题来搜索,然后被答案所吸引,继而深入挖掘。

实际上我们发现,那些出现在AI Overviews中的网站,会比传统的蓝色链接获得更多的流量——AI Overviews提供了额外的价值,而且这个价值还在不断增长。

Q:在这个AI时代,我们的“搜索”离“解决问题”更近了吗?

搜索负责人:我认为并没有,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家常说,人类的好奇心是无限的,不信你去看看那些三岁小孩的“十万个为什么”。真正被限制的是获取信息的途径。

“你能用自然语言搜索吗?你能以你所理解的方式提问吗?”

我认为,Gemini时代和AI时代真正让人兴奋的是,它有能力解锁更多的问题,让我们更容易开展更多工作。

Meta的雷朋眼镜火成那样了,

谷歌眼镜也快回来吧!

Q:谷歌在移动智能设备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为了保持这种领先,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Pichai:安卓操作系统的发展让我持续感到兴奋,这是一条惊喜不断的技术曲线。

给设备带来这么多智能,确实会对很多功能产生影响:比如可以检测欺诈电话,可以要求手机帮你自动接电话,在任何时候帮你处理电话上的事物。

在我脑海中,有一个十年路线图,上面有我希望团队建立的所有东西。

Q:在Project Astra(谷歌在I/O最新发布的AI个人助理)的第二段演示中,演示者正戴着智能眼镜,我想知道谷歌如今对这类设备的重视程度?

曾经“失败”的明星“产品”丨Google

Pichai:Project Astra是手机中的一项强大技术,但在拥有眼镜外形的产品中,它才能真正“活”起来。

我们正在投资AR眼镜生态系统,相信在未来,会有一些有趣的产品可以拿出来给大家讨论。

AI Overview给出的Google Glass信息丨Google

Q:谷歌在AI方面还有哪些不足?在未来一年里,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DeepMind CTO:我们的任务是开发智能,所以还有很多迫切的问题需要被解决。

生成式AI模型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令人激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模型实际上可以创造新点子、新假说,并由此进行研究,并进行推理。

在这方面,AI agent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希望人们能够与这些模型互动,让人们自主决定要让技术为他做什么。

AI agent为了完成任务,需要对周遭环境有所了解,需要了解用户看到的和听到的,这方面相信你们已经从谷歌的Project Astra中窥见一斑。就像你自己的“眼睛”看到和“耳朵”听到的一样,AI智能体可以帮助你了解环境,并与环境互动。我认为这是我们本周最令人兴奋的话题。

Pichai:也许我们已经推动了现代AI技术的大部分突破。从我们的出发点来看,比如Gemini 1.0就是一个原生多模态模型,它也最终会成为大多数模型的终极形态。

走在前沿的快感丨Giphy

这也是其他人正在做的,所以我由衷地感到,大家都走在技术的最前沿。

想想谷歌在2016年设计了TPU,你会发现几乎所有其他大公司都在试图复制这种做法。所以当我审视我们所处的位置时,我所看到的一切都告诉我:我们正处于前沿,并在持续努力继续向前。

文科生也能尽情投入AI事业么?

Q:AI已经是几乎所有公司的起点,谷歌或其他大型科技公司,现在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因为比如说在拉丁美洲,我还没见过大学设立了AI相关的专业课程。

技术负责人:举个例子,在谷歌,很多员工都喜欢“结对编程”——并肩坐在一起工作。越来越多的人发现,AI正在成为一种“有效结对对象”——AI系统有能力帮助人们,尤其是那些技能不足的员工。有研究表明,越是技能不足的员工使用AI辅助工作时,他们工作表现的进步越大。

所以最近我们搞了名为“谷歌共成长(Growth with Google)” 和“AI Essentials(AI必备)”的项目,教大家学习AI技能。

STEM技能仍然很重要,了解STEM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也很重要。所以我们的团队成员既有计算机科学家,也有社会科学家,能把这些学科交叉互联的人,才是最有趣的——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人才。

嗯,还是有工作,还是得干活儿丨Giphy

Q: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哲学比工程学更能回答那些关于AI的问题?

Pichai:我始终认为,随着AI的进步,我们必须引入更多的视角。

AI需要社会科学家、哲学家的共同参与,谷歌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尤其是考虑到“责任”这件事情时。

这是谷歌团队在早期AI开发时就开始思考的问题。在谷歌做的第一篇大语言模型论文中,我们就分析了其中的“AI伦理”问题。我们保持着与哲学家和伦理学家的合作,因为理解“AI如何影响社会”对我们来说相当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那些要被解决的正确问题,和那些要被引入的正确方案。

AI与爱,到底是个什么关系?

爱谁不是爱,有就比没有强丨Giphy

Q:你相信未来会有人真的爱上AI吗?你是何时“爱上”AI的?

Pichai:首先,我爱的是我妻子。

我在印度长大,互联网和谷歌吸引了我,其中重要的部分原因是,我意识到那是一种技术民主化的过程——互联网平等地触及每一个人。我们已经从最初的5亿计算机用户发展到了现在的超过40亿用户,只要你有电脑和网络连接,你的指尖就能触及世界任何地方的知识。

我认为AI具备(互联网技术)同样的潜力。

今天,请私人家教、私人保安、私人医生……这些仍是奢侈的、只属于极少数人的、不平等的。而AI能为大多数人提供具备这些能力的服务,这种影响将会是非常深远的。

未来是否有人会真正爱上AI?积极的一面是,一定有人会用AI来保存对亲人、爱人的记忆,有人用它来突破语言表达障碍。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会与这些智能助手建立深厚的关系。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为所有的可能性做好准备。这就是为什么谷歌希望以“大胆而负责任”的方式开发AI。我们希望取得技术成果,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想清楚能有哪些保护措施来避免那些不利因素。

AI伦理将成为决定技术方向的核心要素丨Giphy

至于我是什么时候爱上AI的?也许是当我看到神经网络认出一张图片中的小猫的那一刻,那是我脑中第一次出现“哇”的瞬间——我那时想,嘿,AI终于派上用场了!

One More Bite:躲不开的OpenAI

Q:在I/O的前一天,OpenAI 推出了GPT-4o,大家都好奇,你对此有何感想?

Pichai: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们正处于AI的重要拐点上,我看到的是机遇——如果把技术发展的时间线拉长,那么某一天发生的某一件事就都无关紧要了。

因此,树立一个正确的愿景非常重要——因为大家现在所讨论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深奥的技术之一。

谷歌对AI的投入由来已久。我们正在开发最先进的模型,并努力将其应用到数十亿人的生活中,从而改变他们的生活。这就是谷歌的使命,过去十年、两年、去年,我们一直专注于此。

在某些微小的时刻,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发生。但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乐于看到创新。创新对全世界的每个人都是有益的。看到其他公司的创新同样是件好事,谷歌也和你们一样为创新感到高兴,这促使我们所有人做得更好,促使我们让世界变得更好。

对我来说,这是科技领域最棒的一周。

作者:卧虫

编辑:沈知涵

图片来源:如无特别标明,均来自Google

果壳AI组 出品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