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22.9°C-26.1°C
澳元 : 人民币=4.83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潮剧舞台上的“身份证”——盔头

2023-05-15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来源:汕头发布)

一声锣鼓响,弦乐起奏,身着靓丽戏服的潮剧演员闪亮登场。未闻其声,观其顶上精致的盔头和行头,就能辨出演员角色的行当。潮剧盔头是潮剧人物帽盔的通称,是传统戏剧人物角色的身份象征,也是构成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是潮剧演员出身,却因戴错盔头而对其产生兴趣,手工艺人李燕珠对潮剧盔头的制作已近乎痴迷。在她的工作室里,工作台旁的墙面钉满一个个木格子,分门别类整齐存放着各种各样的珠子、布料和纱线等配件。墙上吊挂着包公帽、大珠盘、文凤冠等各式精致的潮剧盔头成品,琳琅满目。

纸板上绘制着复杂的图案、一刀一划雕刻着潮剧繁复的花式、给“零件”外壳上彩绘……“潮剧盔头无法机械化批量生产,手工技艺相当繁琐。”李燕珠告诉记者,潮剧盔头的制作作为一项传统的纯手工技艺,主要有七大工序。每道工序环环相扣,精工细琢,尤其是捏凸饰线工艺更是潮剧盔头的艺术特色,这也是最考验功夫的一道工序。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为了做出适合潮剧表演的盔头,李燕珠经常倾听潮剧表演者的意见建议,对盔头的制作进行改进。因为制作优良,找上门来请她做盔头的人络绎不绝,除了各大潮剧团之外,一些民间的英歌舞队和戏班也慕名前来定制。

如今,在潮汕地区懂得做盔头的人已不多,愿意静下心来制作的人也是越来越少。李燕珠指着一顶文凤冠说,这顶盔头的工序最为复杂,至少要花上四五天时间才能完成。“若不是热爱,是很难完成的。”李燕珠坚定地表示,她将不断提高工艺技能与质量,让这门流传数百年的手工艺继续发扬光大。

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编辑:姚欢

校对:书剑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