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29.0°C-29.6°C
澳元 : 人民币=4.83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1939年,一千新四军被五千敌军合围,土办法助他们杀出重围

2022-03-12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抗日战争,艰苦卓绝。尤其是在抗战初期,敌我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抗战初期日军老兵多,武器装备好和士气高涨,新四军在与日军及伪军的作战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

如何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有效打击敌人?这非常考验指战员的智慧和士兵的作战能力。新四军是铁的部队,在艰苦的战斗中不仅能迅速学习战场经验,还从老祖宗的智慧中汲取杀敌突围的妙招。

1939年那一场惊心动魄的上下会突围战,就是新四军运用老祖宗兵法突围的典型战例。

1939年,一千新四军被五千敌军合围,土办法助他们杀出重围 - 1

那一次战斗是这样开始的:

1939年春节刚刚过去,新四军一支队第二团就向茅山地区的日伪军发起了进攻,接连消灭了不少敌人。日伪军对新四军恨之入骨,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侵华日军第十五师团所辖的镇江第五十一联队联队长池田大佐心中愤恨不已,发誓要进行大规模报复,倾尽全力剿灭新四军第二团。

3月6日那天晚上,新四军第二团(缺少七、九两个连)在夜色中摸到了上会村、下会村和丰陈村营地,准备在这里隐蔽休整几天,召开统战工作会议,扩大抗日根据地。晚上十二点钟刚过,潜伏在镇江城内的地下交通员送来情报。

情报上显示:镇江的日军第五十一联队已经察觉到了新四军第二团的动向,并抽调大批兵力对丹句公路和京沪铁路进行封锁,以形成大合围之势。日军抽调步骑兵精锐2000余人和伪军3000余人进入了丹句三角地带,准备向新四军第二团发起攻击。

1939年,一千新四军被五千敌军合围,土办法助他们杀出重围 - 2

王必成

新四军第二团又称之为老二团,是红军时期保留下来的精锐部队,因骁勇善战被称之为“老虎团”。老二团团长王必成是传奇人物,当年在罗墅湾战斗中,他一个人用大刀砍死了25个敌人,在负伤的情况下还用胳膊夹着两个伤员走了30多里山路,救下了这两个战士。叶挺军长曾赞誉他为“王老虎”。

王必成团长和政治处主任萧国生对这份情报进行反复研究后,判定新四军第二团刚进入新的营地还不到3个小时,镇江的日军不可能知道他们具体确切的位置。不如提高警惕原地不动,加强战备等待摸清情况后再说。

两位领导都是久经沙场的猛将,这次对敌情的判断却出现了误判。日军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新四军第二团的具体动向,已经知道了第二团确切的隐蔽地址。王团长认为日军可能还没有拉开大网,结果在时间上产生了差错,陷入了被动的地位。

1939年,一千新四军被五千敌军合围,土办法助他们杀出重围 - 3

3月7日凌晨4点钟左右,白兔镇上的日军倾巢而出,新四军第二团设在毛榨村的第二营第六连的哨兵遭到日军攻击,第六连的战士奋勇还击,战斗开始打响。

王必成听到西南方向传来枪声,立刻警觉这次的日军不像是一般的常规进攻,日军枪声密集而急促,肯定有大动作。王必成于是下令全团到丰陈村集中待命,同时让第六连拖住日军进攻。

凌晨5点钟左右,全团在丰陈村刚刚集结完毕,侦察兵跑来报告:丹阳城内的日伪军已经沿着丹句公路扑来,日伪军先头部队已经打到了丁庄铺,日伪军人数不明,距离丰陈村已经只有7公里了。

王必成此时明白过来,日伪军采取的战术是分进合击之术,日伪军将丹句公路封锁,迫使新四军第二团向北走,然后在北面集结重兵将他们消灭。北面是大运河和宁沪铁路,新四军无法越过这些天然的屏障。显而易见,新四军第二团已经陷入敌军的重重包围之中,情况万分危急。

1939年,一千新四军被五千敌军合围,土办法助他们杀出重围 - 4

现如今已无其他出路,只有杀出一条血路了。眼下局势,只有上下会村和丰陈村这些小块的区域可以依托,并且必须尽快占领这些地方,否则新四军第二团更加被动,将会陷入绝境。

王必成当即下令,把第一营从后卫营改为前卫营,第二营仍然进入上下会与白兔镇方向来的日伪军激战,阻挡住日伪军的进攻;第三营第八连和特务连进行掩护,坚守丰陈村抗击镇江方向来的日伪军,同时让萧国生主任负责在后指挥几个后续分队。

作战部署安排完毕后,王必成亲自带着前卫营去参加战斗。这显然是一场恶战,他必须站在第一线,只有前卫营挡住了日伪军进攻,全团就能转危为安。王必成登上小青山的顶端,用望远镜向南方望去,只见一千多精锐日军的步骑兵成散兵队形如蝗虫一般向新四军阵地扑来。

王必成脸色凝重,他环顾了四周地形,脑海中闪现出了一句话“居高临下,势如破竹”,这句话在孙子兵法中是“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势,填补人数兵力和火力上的劣势,这是破敌突围的唯一办法。

王必成朝一连连长彭寿生大喊,让他火速占领南面有个白石头的山岭,那个地方最为关键,必须越快越好。王必成的话刚说完,白石山顶上立刻浓烟滚滚,日军的炮弹落在了山头上。负责主攻的是1000多名精锐日军,日军显然意识到了这个30来米高小山头的重要性,于是开始了激烈争夺。

1939年,一千新四军被五千敌军合围,土办法助他们杀出重围 - 5

王必成下达命令后,副连长姚友生率先带着一个排冲向了白石山顶部,战士们人人奋勇,一边跑一边拧松手榴弹的盖子。当战士们登上白石山顶部向下看时,日军已经快爬到山顶了。若是慢一步,后果不堪设想。

姚友生下令开打,战士们将手榴弹向山下丢去,爬山的日军被炸死炸伤不少,一些日军见丢弃在山上的同伴尸体,吓得往山下逃去,一时间日军嚎叫之声惨烈。打退了日军进攻后,彭寿生连长率领二、三排战士随后抵达,战士们立刻在山上挖工事,迎接新的战斗。

彭寿生刚布置完毕,一阵阵排炮铺天盖地向白石山打来,日军的第二次冲锋开始了。日军这次调来伪军,让伪军在前面爬山攻击,日军在后面紧跟其后。日伪军像潮水般涌上山头,彭寿生让战士们准备手榴弹,待日伪军靠近了再打。

当日伪军爬到20多米时,彭连长一声令下,轰隆隆的手榴弹声音在山上响起,手榴弹的爆炸声还未停止,机枪的火力扫射就开始了,成批的日伪军倒在山坡上,受伤未死的还在叫唤,活着的已经逃了下去。日伪军不甘心失败,又发起新的进攻。

1939年,一千新四军被五千敌军合围,土办法助他们杀出重围 - 6

白石山战斗激烈进行时,王必成下令第二连向白石山右翼出击,减轻白石山上战士的压力,调动日伪军兵力无法聚集。第二连很快占领了一个小高地,打退了日伪军多次进攻;第三连也迅速出击,从另一个方向打击敌人。

由于白石山牢牢掌握在新四军手里,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使得日伪军的优势兵力无法展开,日伪军不断向山上猛冲成了添油战术,除了增加更多的伤亡外,没有一点收获。在激战中,副连长姚友生不幸中弹牺牲,其余战士仍然坚守山头,丝毫不敢放松。

激战持续了五个多小时,不足一千人的新四军第二团顶住了装备精良的日伪军五千余人的轮番进攻,日伪军从多个方向不断进攻,却没有一点进展。战士们越打信心越足,士气越来越高涨。日伪军则相反,攻势越来越弱,战斗力越来越不济。

1939年,一千新四军被五千敌军合围,土办法助他们杀出重围 - 7

萧国生

下午一点钟,王必成见时机已到,不能再此继续打消耗战,准备实施突围。王必成从望远镜中看到潘中、大隅、夏家村等地方似乎没有日伪军调动,于是把突围方向定在了那边。下午两点钟,突围战斗开始打响。第二、三连按照原定计划隐蔽接近日伪军,向日伪军发起进攻,他们很快突破了日伪军的防御阵地。

突破了防御阵地的第二、三连进入丹句公路后,向白兔镇方向警戒,掩护部队通过。日伪军很快发现了新四军第二团的突围路线,于是用火力封锁了突破口。日伪军的机枪子弹如雨点般从两个方向打来,战士们利用高高矮矮的小山岭掩护,快速通过日伪军封锁。

突围到白兔镇时,萧国生主任与突围的战士遇到了一队日伪军。萧国生因为双腿曾经受伤不是很灵活,因此无法甩掉这伙日伪军。面对自己无法突围,他让能走的战士立刻走,他自己则扑向了日伪军。战士们没有走,他们一起扑向人数3倍于己的敌人,展开了肉搏战。

萧国生和战士们全部壮烈牺牲,在激烈的白刃战中,萧国生身中数枪,又被鬼子刺了10多刀,血肉模糊地倒在一堵断墙边,英勇牺牲。在他的脚下,倒了两三个鬼子兵,他们都死在了萧国生的手里。

1939年,一千新四军被五千敌军合围,土办法助他们杀出重围 - 8

在大部队撤退时,一连掩护的战斗还在继续进行。当时有六个来自不同建制班的战士被日伪军堵在了一个破窑洞里,此时他们已经没有一颗子弹,手里只有几颗手榴弹。当日伪军向窑洞靠近时,他们就向日伪军丢手榴弹,当场杀死杀伤不少日伪军。

日伪军不肯善罢甘休,在机枪的火力掩护下向这个破窑洞发起猛攻。日伪军再次靠近,再次被战士们用手榴弹炸回。最后丧心病狂的日伪军调来步兵炮对准这个窑洞打了几发炮弹,将窑洞炸为平地,这六位战士投掷了最后一颗手榴弹后,全部壮烈牺牲。

负责掩护部队撤退的第一连指导员陈吉生负伤后不能走动,只得就地隐蔽。在日伪军搜索时不幸被捕,日军对他严刑拷打,他始终不肯讲出新四军的一点信息,最后被鬼子枪杀。

1939年,一千新四军被五千敌军合围,土办法助他们杀出重围 - 9

一些战士在无法突围时,选择将所有手榴弹捆在一起拉响,与冲上来的日伪军同归于尽。还有一些身负重伤,没有武器无法与日伪军搏斗的战士,他们见已经无法突围,纷纷投河自尽。

据当地的老人讲,当时目睹新四军战士投河自尽,沿河的百姓纷纷在屋内掩面落泪,偷偷哭泣。日伪军撤走后,他们合力将这些战士的遗体捞起安葬。

新四军第二团成功突围后,日伪军冲各个方向对上下会和丰陈村发起了总攻。当他们占领这些地方后,看到的是宁死不屈的新四军战士的遗体,还有那正在燃烧的简单工事。

1939年,一千新四军被五千敌军合围,土办法助他们杀出重围 - 10

上下会突围战,新四军不足一千余人血战日伪军五千人,足足打了八个小时。最后以新四军成功突围结束,在这场经典的突围战中,新四军以寡敌众,毙伤日伪军300余人(数字来源:1939年《上下会战斗详报》、1984年丹徒县《上下会战斗纪念碑碑文》)新四军第二团牺牲萧国生主任以下战士60人,受伤80人。

上下会突围战的成功,得益于王必成制定的“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的土办法破敌,得益于新四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他们以一当十杀退了优势日伪军的合围,给予了日伪军极大杀伤并成功突出了重围。

1939年,一千新四军被五千敌军合围,土办法助他们杀出重围 - 11

纪念碑

上下会突围战是一场经典的突围战,此战至今读来依然令人肃然起敬,战士们的牺牲精神,令人落泪……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