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22.9°C-26.1°C
澳元 : 人民币=4.83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声声胡乐边塞情

2021-11-27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声声胡乐边塞情 - 1

边塞诗,顾名思义,即以边塞风光及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类诗词,或是描写自然景色的壮美绮丽,或是边疆将士的艰苦生活与思乡之情,或是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内容之丰富,情感之饱满,历史意义之重大,乃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

擂战鼓,吹号角,抚胡琴,弹琵琶,这充满异域风情的边塞之声,是战争激烈残酷的象征,也承载了先辈们复杂而又丰沛的感情,带我们走进边塞军民的内心深处,体验不同于和平年代的人生百味。

报效国家盼建功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巩固自身政权的措施当中,大多都少不了发展和扩大统治领域这一项。因此,开疆拓土,也是唐统治者加强实力、扩张权力的雄心之举。背后有强大国家作为后盾,将士们自然有报国建业的激情,而这情绪,也记录在那塞外声中。

《凉州词·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时局变化莫测,氛围常常都很紧张,将士们难得有机会开设酒宴,痛快畅饮,自是得尽情享受当下,好好欢聚一番。宴会上,有产自西域的美味葡萄酒,还有那急促欢快的琵琶乐声,仿佛在不断催促他们快快把酒喝下,气氛瞬间就沸腾起来了。戍边将士心想,醉了也无妨,反正古来征战沙场的人很多都回不来。既是如此,那还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活在当下,颇有几分豪迈气概。他们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出征为国效力,成了他们的一种人生追求。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战场上风云变幻,波诡云谲,这不,敌军人马已是来势汹汹,如黑云压城般,战事一触即发。守军将士的盔甲映出点点金光,早就做好了迎战的准备。就在这千钧一发时刻,号角的声音划破天际。号角一旦吹响,战鼓一旦擂起,双方军队便要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冲锋陷阵。战斗悲惨壮烈是不可避免的事 ,但在“诗鬼”李贺的笔下,却多出一层将士报效祖国的坚定决心。他们愿意高举利剑,上阵杀敌,为国家血战到底。

声声胡乐边塞情 - 2

久未归家倍思亲

到边疆驻守,上战场抗敌,本就意味着远离家乡亲朋好友,而且战况难料,生死未卜,将士们的心,不免沾染伤感忧愁的色彩。何时归家?未知。能否全身而退,平安到家?更是个大问题。因此,在边塞诗中,我们总能读到背井离乡的痛楚。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塞外的秋天格外萧瑟荒芜,连大雁都对此地毫无留恋之意,展翅飞往南方过冬。军中号角声不时响起,似乎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范仲淹身在何处,心中更觉苍凉。肩负重任,时长日久,范仲淹情不自禁忆起故乡亲友。然而战争还未取得胜利,又怎可以还乡?!深秋夜里,悠悠羌笛声阵阵泛来,他彻夜未眠,悄然落泪。思乡的又何止范仲淹一个?还有那千千万万戍边的战士,都在夜里默默念着那刻在心中的名字。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当一个人有事忙的时候,或许可以转移注意力,暂时忘记那些伤心事。可在万籁俱寂的夜里,人们无事可忙之际,突然听到远处缓缓飘来的芦笛声,瞬间就勾起满心的乡愁。是谁在借助吹笛子抒发无尽愁绪?这幽怨声音又触动了多少征夫的心?千百年后的我们,仿佛也被这笛声打动,与先辈产生共情,深深感受到望乡情切的沉重哀愁。

战争残酷愿和平

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只能从老一辈的只言片语中了解战争的概貌,或者从电视新闻中,看到其他处于战乱状态的国家,所经历的无助与痛苦。尽管如此,战争带来的苦难,总归离我们十分遥远。在边塞诗中,我们也许可以透过文字,从另一个角度去感受战争的罪恶、百姓的悲痛,从而愈加珍惜今日这来之不易的安宁。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距离南宋朝廷下诏令与金国议和,已过去十五年。豪门贵族贪图安逸沉溺于享乐,可怜了那些将士们,白白虚度光阴,不战只能守边。戍边战士报国无门,声声笛音饱含哀怨,当年战死沙场的人亦是白白牺牲了,他们献出的青春和生命显得毫无价值。对于老百姓而言,他们渴望统一,祈求和平,希望重新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可惜这一切期待在腐朽统治下,最终唯有落空,这也是陆游愤怒不满、痛心疾首的原因。

声声胡乐边塞情 - 3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的残酷可想而知,军营中的鼓角声在此般境况下更显悲壮。老百姓才刚听到征战的消息,就已经纷纷恸哭,哭声传遍四野,景象非常凄凉。是啊,战事开始,就意味着即将产生一连串破坏性影响:和平生活被摧毁,人民被迫过上颠沛流离的逃难日子,征夫与家人生离死别等等。凡此种种,皆让百姓心生恐惧,厌恶战争。杜甫发出的感慨,也是民众们心中的哀情。

边塞风光纵然奇丽,但在彼时的大背景下,却饱含了将士与百姓太多的苦与痛,胡乐不再曼妙动听,反而充斥着诉不尽的愁。只有大家都铭记历史,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珍惜和平,才能好好延续没有硝烟的日子。愿天下无战争,愿你我共安宁。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