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30.6°C-31.8°C
澳元 : 人民币=4.79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浅谈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新政没有拯救美国,只是让美国晚死几年

2021-11-25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如果说那场经济危机最让人印象深刻,甚至是达到了改变人类历史,那么1929年爆发的“大萧条”绝对是榜上有名。这场恐怖的经济危机瞬间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件事不仅是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也成功奠基了一个美国神话——罗斯福新政。在通常的文献资料里,罗斯福新政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在大萧条中挽救了美国的经济,也成为了罗斯福能够连任四届美国总统的资本。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罗斯福新政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困境,美国在罗斯福新政后仍旧面临严重的经济问题,而这几乎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

浅谈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新政没有拯救美国,只是让美国晚死几年 - 1

时间回到1929年10月29日,这一天对于美国注定不是个好日子,华尔街股市在这一天突然就不行了,前一天还形势大好的股票开始疯狂跳水,数以千万计的财富转瞬间就成了泡沫,一场恐怖的经济危机席卷了美国。股市的崩溃无疑是大萧条的标志性事件,但股市崩溃的主要原因其实是美国长期在国外大规模的投资和贷款引发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黄金储备最高达到了44.99亿美元,占当时全世界黄金贮藏量的一半。以当年的兑换率和美元价值而言,这是一笔非常庞大的资金,握着这么大一笔资金美国该干点什么呢?美国把资金全部用到了国外去了。

按照当时美国的想法,国内的市场已经几乎饱和,那么将这些资金储备用在国外投资和贷款就会是下一个利润增长点,从1925年到1928年开始,美国每年的对外投资都高达11亿美元,这让美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如果乍一看美国似乎处于一个蒸蒸日上的状态,毕竟当时美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但需要注意的是各国已经因为债务而承受的压力已经濒临临界点,如果到了还款期可能无法偿还贷款,那么各国就必须减少从美国的进口量。

浅谈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新政没有拯救美国,只是让美国晚死几年 - 2

这对于美国当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当时的美国内部其实也处在一种非常不平衡的状态。工厂的生产率到了1929年时已经暴增了55%,但是工人工资上涨仅为2%,农业方面也面临一样的困难,一方面是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跌,一方面租税和生活费用却在不断上升,可以说美国内部的经济问题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此时美国经济还没有出现垮塌的主要因素,就是不断上升的股市和贸易顺差,可一旦这种贸易顺差停止,那么美国的经济就会瞬间垮塌。

很不幸的,贸易顺差没法一直维持下去,在1928年各国为了还清债务而减低从美国的产品进口,这一举动直接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到了1929年时,美国的投资者和消费者减少了数十亿的支出,政府支出虽然略显增加,但也不能挽回经济上的颓势。

从客观角度上来说,当时的美国存在有许多被忽视的问题,比如说农业始终没有从颓势中走出来,战后的萧条和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还在产生负面影响。工业部门统计的工资虚高,大批的工人被机器挤兑到下岗,工人实际收入并没有增加而是降低了。毕竟资本家不是慈善家,注定会用不知疲惫的机械来取代工人,这样就能减少大笔的工资支出了。

浅谈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新政没有拯救美国,只是让美国晚死几年 - 3

这种恶劣的情况加上贸易出口减少,最终引发的就是1929年的大萧条,美国经济至此进入了寒冬期。事实上,在1929年的情况都还算是好,1932年才是真的绝境,美国工资总额减少了60%,分红总额减少了57%,失业人口高达830万,辍学人口也高达400万。

换任何一个国家摊上这个情况,基本上就是要完犊子的节奏,当时唯一逃过了经济危机的是苏联,而且还完成了五年计划,一时间移民去苏联的人不计其数,在美国的一家苏联贸易公司每天能收到几百份移民申请。

而罗斯福上台后面临的麻烦就是这些,他的解决方式也很简单,所谓的“罗斯福新政”其实就是“以工代赈”。美国政府手里没有钱能解决失业人口,空吃救济的路子根本不行,那既然没有钱能救济这么多人,那不如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通过大规模的基建工程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振兴美国的经济。25万个工程项目包括了7.5万座桥梁、105万公里的铁路、1127公里的飞机跑道、1.3万座游乐园、2500所医院、5900所学校和12.5万座建筑,耗资合计180亿美元。

浅谈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新政没有拯救美国,只是让美国晚死几年 - 4

罗斯福的思路很简单,用工程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拉动经济,用工作岗位来带动救济,通过政府的强力干预来解决市场需求问题。靠这个方式自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挽救美国,所谓的凯恩斯经济主义,实际上就是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国家的经济越是低迷,政府就越是要强力干预。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美国是采取短期的强力干预,可是并不能彻底解决市场供需的问题,市场需求终究会重新进入饱和,没有了新的利润增长点,那美国不是要重新走回到大萧条的老路上吗?

我们必须肯定罗斯福新政的功绩,但是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各种书籍和文章普遍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美国经济在1937年至1939年的这段时间里重新停滞了,甚至是出现了严重的倒退。在这一段时间里美国的失业率激增到了20%,上百万人突然就失去工作了,美国的市场需求几乎每天都在减少,股市又一次从高走低,好像又是一次大萧条即将来临。

这背后的道理也很简单,凯恩斯主义和罗斯福新政再厉害,变不出市场需求也是白搭,没有市场需求就没有利润增长点,那美国的经济自然会出现停滞和倒退,这几乎是一个可以预见的问题。

浅谈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新政没有拯救美国,只是让美国晚死几年 - 5

面对这次即将到来的危机,罗斯福新政没有了任何办法,毕竟市场就这么大,如果没有更多的市场需求,那么美国的经济增长点也就不复存在,刚刚搞过一轮基建的美国也不能再来一次以工代赈了,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困境,美国还需要一些更为直接的手段。换句话说,罗斯福新政不是拯救了美国,而仅仅是让美国成功续了一波命,若想要彻底解决问题,美国需要的是一个更为庞大的市场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点,而这个经济增长点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但这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