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26.8°C-28.4°C
澳元 : 人民币=4.83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妇科第一瘤”与“不死的癌症”,哪个更可怕?

2021-09-08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许多患者常常拿着彩超报告单,摸不清楚头脑,“大夫,我上次做的彩超写的子宫腺肌瘤,怎么现在又多了个子宫肌瘤?这不是一个东西?”

子宫肌瘤其实是子宫肌层本身的平滑肌异常增生,形成局限性的肿瘤。属于良性肿瘤,生长时也没有特殊表现,可能不知不觉中就在身体里生根发芽了,多数情况下,没有对身体无特殊影响,也无需治疗。由于发病率较高,我国发病率在20%左右,尤其30-50岁的女性,发病率甚至高达30%,因此也有了“妇科第一瘤”的称号。直观点说,3个闺蜜一起聚会,可能有一个人就被肌瘤困扰着。

“妇科第一瘤”与“不死的癌症”,哪个更可怕? - 1

而子宫腺肌瘤,只多了一个字,却完全不同,腺肌瘤是子宫腺肌病的一种类型,是由于子宫内膜组织因为某些原因,从宫腔跑到了肌层中,就像一个梨,本来核只有中间一个,由于变异,梨肉中也全是核。如同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这些内膜也会随着月经周期增生脱落出血,却因为在肌层内难以排除,只好蓄积在局部,一次又一次的月经,慢慢累积,子宫越来越大,越来越硬。这种病变一般是散在的,但也有部分是局限生长的,就会形成瘤体的状态,我们称之为“子宫腺肌瘤”。

想象一下,这些“核”也就是病灶有大有小,大的很容易发现,但有些小的有时难以被察觉,因此本病也难以根治,如同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它也号称“不死的癌症”。

“妇科第一瘤”与“不死的癌症”,哪个更可怕? - 2

虽然,两者的称号听起来都很令人害怕,尤其是带着“瘤”字,也让人担心是不是癌症。但其实,它们都是生长在子宫上的良性疾病,恶变率很低。因此,即使患上这两种疾病也不必过于担心。

从名称上看,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常常令人混淆,但其实它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哪里相似?

1. 两者的具体病因至今都没有完全明确,但研究发现,它们都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

2. 两者都可能引起子宫变大、经量增多、不孕流产等问题。

子宫变大不用解释,因为瘤体要生长必然增大,由于子宫增大,子宫形态改变、内膜面积增大等原因,就可能导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影响受精卵着床,因此也容易导致贫血、不孕,或流产。

“妇科第一瘤”与“不死的癌症”,哪个更可怕? - 3

哪里不同?

1. 虽然两者都与雌激素有关,但子宫肌瘤的发生与情绪、压力以及饮食等,都有一定关系;而子宫腺肌症的发生目前认为主要与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有关,如妊娠分娩、人流、炎症等原因导致的损伤。

2. 在结构上,肌瘤的周边正常肌层由于经常被挤压萎缩形成“包膜”,因此与子宫之间界限比较分明;而腺肌症是由于内膜入侵肌层导致,结构常常紊乱,病灶多为弥漫性的,无明显边界。

3. 在症状方面,多数的子宫肌瘤无明显症状,也不会随着月经周期激素的变化发生改变,因此一般不会引起痛经;而腺肌病(腺肌瘤)由于内膜要增生出血,强行占用肌层地盘,绝大多数会出现痛经。

“妇科第一瘤”与“不死的癌症”,哪个更可怕? - 4

该怎么治疗?

在治疗方式上,根治方法可以说有两个:1. 子宫全切:因为都是长在子宫上的疾病,子宫这个“土壤”没了,什么都种不出来。但是切了子宫的代价,往往太大,后遗症可能就大于疾病本身。

2. 期待疗法:由于是雌激素依赖的疾病,雌激素降低自然可以让病灶停止生长,甚至萎缩,所以熬到绝经期也可以视为解决问题,但由于病灶的存在还是要注意定期体检。

但是以上两种方法要么太过激进,要么可能时间不合适,中间时间过长可能出现各种难以忍受的症状,或是有病情变化。那么得了子宫肌瘤或是腺肌病到底怎么治疗呢?

1. 对于没有任何症状的患者,两者都可以先暂时观察,定期复查。

2. 药物治疗上,由于都是雌激素依赖疾病,两者的药物选择也差不多,根据年龄、病情轻重、症状、生育需求的不同,选择止血药、曼月乐、GnRH-a等,当然腺肌病还可能选择口服避孕药、地诺孕素等,合并痛经的话,还可能选择止痛药。

3. 保宫手术,两者都可以选择瘤体剥除术。肌瘤由于界限分明,剥除术是常用手术治疗选择;而腺肌瘤边界不清,往往合并腺肌病,难以完全切除,因此不常用。而且两者都容易复发,因此即使手术之后也应该定期复查,或者使用药物治疗。

“妇科第一瘤”与“不死的癌症”,哪个更可怕? - 5

此外,手术治疗还有子宫动脉介入栓塞、高聚焦超声消融(海扶刀)等方式。

对于这两种疾病,我们要了解都是良性的,不需要恐慌,但应该全面了解疾病,治疗方式,再结合自己的病情,选择最好的治疗方式。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