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1日 30.6°C-32.4°C
澳元 : 人民币=4.83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外媒称美军新5.56枪弹,250米打穿中国顶级防弹衣

2017-09-09 来源: 候知健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外媒称美军新5.56枪弹,250米打穿中国顶级防弹衣 - 1

近日有对岸援引国外的新闻称,小口径枪弹现在遭遇的击穿防弹衣危机只是“迷思”,美军在开发的新5.56x45毫米枪弹,将能在250米距离上击穿中国IV级防弹衣。

而追溯源头,这个新闻来自于一家英国轻武器企业老板的对外采访——或者更直接的说,是对于自家产品的商业推广。

他声称自家的产品,在弹头使用钢芯的情况下能在100-150米距离上击穿IV级防弹衣,而如果采用硬质合金(典型的就是钨合金)做弹芯的话,距离将加大到250米。

外媒称美军新5.56枪弹,250米打穿中国顶级防弹衣 - 2

图:“XX公司可能为美军提供5.56枪弹解决方案”

这个英国老板在全篇中提及的技术思路,实际上完全没有超越现有的主流枪弹设计规律——更进一步的说,和国内5.8毫米步枪弹的演进方向是基本一致的。

说穿了,就是尽可能加长穿甲弹芯的长度,加大弹芯的重量;在弹头撞击防弹衣的极小面积内,释放更高的动能去破坏防弹材料的结构。而弹头增重以后引发的初速下降问题,则通过使用更高能量的发射药,在允许的膛压提升幅度限制下,尽可能加以弥补。

外媒称美军新5.56枪弹,250米打穿中国顶级防弹衣 - 3

图:美军三代5.56枪弹打防弹插板的结果

外媒称美军新5.56枪弹,250米打穿中国顶级防弹衣 - 4

图:右侧是所谓改进方案,和5.8机枪弹设计思路一致,都是传统的经典穿甲弹构型,没有新奇之处

外媒称美军新5.56枪弹,250米打穿中国顶级防弹衣 - 5

图:最右就是该公司目前主推的方案,钢芯与弹头外壳之间铅套太薄,会严重磨损枪管

同样的思路,为什么别国、别家企业的小口径枪弹都不吹嘘能做到这个性能,而他就可以?原因就是他闭口不提的另一个方面:成本——造这么一发弹,得多花多少钱。

实际上仅以现有的型号和技术储备,5.56x45和7.62x51弹要打穿IV级防弹衣根本没有问题——直接上钨合金弹芯的穿甲弹就是。但是钨合金的价格非常昂贵,加工又非常困难,而且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种战略资源的储备数量也没富余到能让主流枪械去肆意挥霍的程度。

因为在现代战争中,自动步枪和机枪绝大多数的枪弹都会被消耗在火力压制的过程中,几万到十几万发子弹均摊下来才能打死一个目标。一发步机枪弹用钨合金可能还不算贵,但是这个数字乘以千万、上亿,对于钨资源的消耗就极其惊人了。这类弹即使是研制出来,也极少被真正批产和使用。

外媒称美军新5.56枪弹,250米打穿中国顶级防弹衣 - 6

图:M993钨合金穿甲弹,钨合金非常坚硬,加工只能靠磨,成本极高

同样数量的钨合金,用在更重要的火炮——比如坦克炮和防空炮上,用在工业生产设备——比如机床刀具上;其形成的价值,远远高于用于枪械弹药;其付出的代价,远远低于加大枪械口径、为步兵配备更强的重型火力支援(包括车辆、大口径机枪、轻型火炮、单兵导弹等等)。

钨合金只是一个很极端化的例子,实际上这个老板推销的重点,还是在于宣称能在100-150米内打穿防弹衣的钢芯弹。

但是钢芯本身也是一个极其宽泛的内容,不同的材料牌号、不同的形状加工、不同的热处理要求,都会使得钢芯的最终性能,以及制造难度和成本上天差地别。

外媒称美军新5.56枪弹,250米打穿中国顶级防弹衣 - 7

从左到右:7.62毫米大威力步机枪弹,7.62毫米中间威力弹,5.8毫米步枪弹、5.8毫米机枪弹

比如拿同样的国产弹药,53式7.62x54毫米机枪弹也用了钢芯,但是对装甲的穿透能力为什么就是比不上动能小得多的5.8毫米机枪弹?原因就是53式的钢芯远不及5.8的尖锐、长径比大,而且没有淬火硬化过。

实际上现代小口径枪弹的钢芯设计,放在二战和以前的年代,都是标准的穿甲弹结构和材料工艺,这才是它们口径小穿透力高的根本原因。而在基本设计思路并没有本质突破的情况下,早期的中口径钢芯普通弹不做此类处理,原因就是成本问题。

该企业放出的弹头剖面中,前部异常尖锐的钢芯毫无疑问能极大的增强对于防弹材料的局部破坏和传统能力;但是这需要的前提是,钢芯同时要具备更出色得多的硬度、韧性、强度等一系列关键性能。而这样的弹药造价比现有弹药、特别是现在能接受的成本极限高出多少?这个问题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外媒称美军新5.56枪弹,250米打穿中国顶级防弹衣 - 8

图:该公司官网

在该企业的官网介绍中,没有完整的自主原生设计的产品系统,主要产品均是以提供改装方案为主。而且搜索该企业的招聘信息发现,该公司是2013年成立的小型企业,员工规模仅有11-50人。换句话说,目前该企业的所有弹药类产品,实际上都是传统枪弹厂商提供代工的产品,而且完整的详细设计方案都并非由他们独力完成。

在弹头基本结构不变、设计思路不变、基础工业支持体系不变的情况下,要在可接受的成本范围内实现他们宣称的性能提升,需要的基础科学工程技术进步幅度之大、涉及领域之广是难以想象的,绝非这家小公司能做到。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