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1日 20.2°C-23.1°C
澳元 : 人民币=4.84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晶体管、斯坦福、风险资本,成就今日硅谷帝国的三大关键

2017-08-24 来源: 猎云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晶体管、斯坦福、风险资本,成就今日硅谷帝国的三大关键 - 1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823日报道 (编译:Kate

编者注:本篇报道集中介绍了硅谷发展的历史。简单来说,硅谷的历史可以用三个名词加以概括——晶体管、斯坦福大学、风险资本。硅谷的发展环境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来的呢?本篇报道将一一道来。

• 威廉肖克利在贝尔实验室里发明了晶体管。晶体管是集成电路的早期版本,它为所有的现代技术提供了发展的动力。

• 而后,威廉肖克利就在加利福尼亚州创办了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并招募了一些顶尖的工程师来帮助他。

• 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半导体行业的诞生,它孕育了Fairchild、AMD以及Intel这些公司。

• 与此同时,弗雷德特曼从部队中回来,将斯坦福大学变为了科技创新的中心。

• 斯坦福大学鼓励学生使用他们的工程知识去创造真正的世界性公司。

• 硅谷深谙合作与交流的价值所在,它支持比其他地方更快速的思想流动。

• 风险投资行业起步于硅谷。来自早期企业的高回报刺激了更多的资金流向硅谷。

晶体管、斯坦福、风险资本,成就今日硅谷帝国的三大关键 - 2

硅谷的“硅”

1940年,威廉·肖克利在贝尔实验室里发明了晶体管。但他很快就意识到,在贝尔实验室,他并不能走很远,于是他便离开了。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和华盛顿特区停留了一段时间后,他决定要创办一家自己的公司。

随后肖克利便发布了招聘信息,在全国范围内招聘顶尖的工程师来他的公司工作。1956年,他招聘好了员工,公司便正式投入经营。

尽管肖克利已经是一位名声赫赫的发明家了,但他却从来不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1957年,也就是公司创办一年后,他的八名员工就待不下去了。9月,被称为“叛将八人帮”的这八位员工便辞职了。

辞职后的第二天,这八人就与纽约的一家公司Fairchild Camera and Instruments签订了一份130万美元的合同,创办了Fairchild Semiconductor。Fairchild致力于用他们自己想要的方式来制造晶体管,而不是用肖克利所要求的方式。

这八人分别是朱利亚斯·布兰克、维克多·格里尼克、金·赫尔尼、尤金·克莱尔、杰·拉斯特、戈登·摩尔、罗伯特·诺伊斯和谢尔顿·罗伯茨。在他们八个人当中,有些人后来离开并创办了Intel、AMD、Nividia和Kleiner Perkins。

晶体管、斯坦福、风险资本,成就今日硅谷帝国的三大关键 - 3

从收音机到手机到计算机,在一切的电子产品中,晶体管已经成为很普遍的东西,现在,制造商们想要一些更好的东西。当然,比起真空管,晶体管更小,但是,对于一些最新的电子产品来说,晶体管还是不够小。

晶体管被发明创造出来后,它必须连接到电线和其他电子设备上。这就意味着晶体管不能够比用镊子来处理操作的东西更小。

几乎是同一时间,有两个人同时想到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杰克·基尔比和罗伯特·诺伊斯意识到电路的所有部分都可以用硅来制成,不仅仅是晶体管。如果这个想法可行的话,那么整个电路就可以用一个晶体来制造,这样就可以更小且更容易生产。基尔比已经敲定了制造单个部件的细节时,诺伊斯想到了一种更好的方法来连接所有的这些部件。于是,集成电路诞生了。

晶体管、斯坦福、风险资本,成就今日硅谷帝国的三大关键 - 4

“硅谷”二字中的“硅”就来源于制造集成电路所用的硅。集成电路的大规模生产力、可靠性和电路设计的构建快方法确保了集成电路能够被快速采用。现在,集成电路几乎被用在了所有的电子设备中,包括计算机、手机以及大多数的现代科技。

晶体管、斯坦福、风险资本,成就今日硅谷帝国的三大关键 - 5

弗雷德·特曼的创新引擎

与许多技术革新一样,电子产品也是始于战争。二战期间,弗雷德·特曼离开了他在斯坦福大学的教学职位,去哈佛大学的一个850人的无线电研究实验室进行研究。

作为最高机密军事任务的领导者,弗雷德·特曼在他的研究领域里从事最尖端的电子研究。当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他意识到:

“现在还是机密的战争研究将会成为战后电子领域工业扩张的基础。斯坦福大学将有机会在美国西部占得一席之地,与东部的哈佛大学比肩。”

战争结束后,他通过获得资助的项目吸引了一些最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到斯坦福大学,使得斯坦福大学在电子学研究领域的声誉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专注于推动同事和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商业化帮助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得到了快速的启动。最后,斯坦福大学的声誉逐渐成为了一种军事技术资源,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齐名。

但是,特曼对技术商业化的支持超越了军队。特曼推动建立了斯坦福研究园,这是一个为私人的尖端的科技公司租用土地的地方。这是同类研究园中的第一个,并以像Lockheed、Fairchild、Xerox和General Electric这样的早期技术先驱坐落在这里而闻名。

你可能会说,斯坦福工业园区是一些最聪明的技术人才最初的网络中心,融合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人才,其目的是推动技术知识的发展。

从那以后,斯坦福大学连接大学和科技行业的桥梁开始变得强大,并激发了许多学生的创业精神。当然,这之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特曼和威廉·休利特以及戴维·帕卡德,他们获得了一种创新的音频振荡器的专利。特曼推动二人取得了突破性的商业成果。

最终,惠普便诞生了并进入了研究园区,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威廉·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和它们的家族基金会以及公司向斯坦福大学捐赠了超过3亿美元的资金。

晶体管、斯坦福、风险资本,成就今日硅谷帝国的三大关键 - 6

因为与这些顶尖创新的近距离接触,斯坦福大学的学者们得以有机会发现行业的技术转变并能够通过新的研究发明突破得到新的资金,例如,计算机生成图形以及最终演变为Wi-Fi的低功率GPS系统。

晶体管、斯坦福、风险资本,成就今日硅谷帝国的三大关键 - 7

一个开放的系统

硅谷许多公司的创始人来自中西部。虽然他们可能在美国东海岸区域上过大学并后来在那里任职工作,但他们不能真正接受东海岸的拘谨和自负的风气。他们发现他们更喜欢加利福尼亚州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他们也更自由地在加利福尼亚州进行新的制度安排。

硅谷中的技术人才都有一种社区感,这不仅仅是一个令人愉快的社会现象。这也使得硅谷的公司比美国东海岸那些更大的公司能够更简单更快速地解决技术问题,美国东海岸的公司往往受到很多法律的限制。这给了硅谷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对于行业的生存来说,这比任何可能的商业机密泄露来得更为重要。

在他的书中,贾森·卡拉坎尼斯这样写道:

硅谷有史以来创造过的最伟大的产品就是硅谷本身,一代又一代地投资于硅谷,并将自己的效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在9年的时间里,谷歌每年的收入达到了30亿美元,这着实令人兴奋。之后,在7年的时间里,脸书也创造了同样的利润。脸书眼看着谷歌进军数十个市场并占据主导地位,然后他们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了谷歌的高度。

Airbnb和Uber看着谷歌和脸书在全球范围内扩展业务,然后他们的管理团队记住了谷歌和脸书的发展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而后,下一批创企也和他们一样发展自己。

很常见的一点是,谷歌的员工们会在脸书寻求更与吸引力的股权,并将他们所了解的所有关于谷歌的广告宣传机制带到了脸书。在成为脸书的首席运营官之前,雪莉·桑德伯格花了7年的时间在谷歌创立了自己的广告宣传项目。

同样的事情现在也发生在脸书的员工身上。他们精通国际化战略,成为了Uber和AirBnB的高管。

晶体管、斯坦福、风险资本,成就今日硅谷帝国的三大关键 - 8

和多数的在东海岸的竞争对手不一样,硅谷里的公司明白有合作有竞争一起才能够成功。这一想法在加州禁止非竞争协议的法律中得到体现。这个生态系统支持实验、支持冒险,并共享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

晶体管、斯坦福、风险资本,成就今日硅谷帝国的三大关键 - 9

锦上添花

苏联人造卫星的发射让美国国会感到恐慌,从而使美国通过了法律,正式允许美国小企业管理局授权小型商业投资公司,以帮助美国小企业进行融资与管理。现在不是政府投资技术,而是个人基金管理者能够直接找到并为这些创企提供资金。

晶体管、斯坦福、风险资本,成就今日硅谷帝国的三大关键 - 10

第一个受益于这项转变的公司就是Fairchild Semiconductor。阿瑟·罗克是现在著名的风险投资之父,1961年,他是Fairchild Semiconductor的主要投资人。他的公司,Davis & Rock,被认为是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有三家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它们分别是Draper, Gaither, & Anderson (1961)、Sutton Hill (1964)以及Mayfield Funds (1963)。这几家公司都曾投资过硅谷的科技公司,例如,Apple、Intel等,并且都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1969年,整个风险投资社区差不多有20人。跟硅谷一样,这些早期的风险资本家之间都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事实上,在这些公司里有大量的人员交叉。比尔·德雷普创办了Draper, Gaither, & Anderson以及Sutton Hill。Mayfield Funds是由阿瑟·罗克的合作伙伴汤米·戴维斯所创立。

风险资本家之间的思想交流催生了当今科技投资者所运用的许多理念的诞生,例如,要更关注创始人而非企业,把有前途的企业家当成真正的企业家对待。

很快,整个美国发现了硅谷的资金高回报后,整个行业就开始繁荣起来了。像Kleiner (1972)、Sequoia Capital (1972)以及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 (1978)这样的行业巨头开始崭露头角,为硅谷的发展带来更多的资金,助力创新以及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晶体管、斯坦福、风险资本,成就今日硅谷帝国的三大关键 - 11

本文来自猎云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355157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