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21.3°C-24.1°C
澳元 : 人民币=4.79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愚君看天下 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政治对抗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2017-04-19 来源: 察哈尔学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编者按】今年是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去世10周年。全国政协委员、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于洪君教授长期关注俄罗斯问题,对叶利钦及俄罗斯历史有深入的研究。通过于洪君教授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俄罗斯世纪强人叶利钦鲜为人知的历史。本文写于1991年5月,当时八一九事件尚未发生,苏联尚未解体,然而后来发生的事件验证了作者的看法和判断,即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妥协是暂时的,两人的矛盾迟早会再次爆发,届时戈氏的政治生命将会终结。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改革中痛苦挣扎的苏联政局动荡,各种政治势力围绕联盟统一、国家政权、改革的方向和道路展开了更尖锐的斗争,戈尔巴乔夫同叶利钦的关系不仅是这场斗争的晴雨表,而且直接关系到苏联改革的前途,关系到苏联的命运。

愚君看天下 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政治对抗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 1

叶利钦(左)与戈尔巴乔夫(右)

一、改革路上的伙伴成了权力场上的对手

戈尔巴乔夫同叶利钦的关系,经历了一段相当复杂的演变过程,戈尔巴乔夫入主克林姆林宫之初,叶利钦因具有激进改革情绪受到垂青,连续被提升为苏共中央书记、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但这位“改革家”很快对整个改革的速度和成果提出怀疑,于是,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关系出现裂痕。1987年10月,叶利钦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指责政治局吹捧戈尔巴乔夫并把戈尔巴乔夫置于批评之外,戈尔巴乔夫抨击叶利钦不负责任和不道德的行为损害改革。叶利钦因此先后失去党内领导职务。戈叶之间在改革之初所形成的政治伙伴关系彻底破裂。

叶利钦被逐出苏共领导层后,公开倒向了反共、反社会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势力一边,被奉为苏联政治反对派的精神领袖。戈叶关系越发紧张。1989年3月叶利钦以政治上的受害者面目出现,竞选人民代表获胜并递补为最高苏维埃委员,不久便组织了以“左翼激进派”为基干的跨地区议员团,同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联盟中央全面对抗。1990年1月,叶利钦同苏共党内一批主张激进改革的知识分子结成“民主纲领派”,把他同戈尔巴乔夫的斗争引入苏共党内。

1990年5月,叶利钦竞选获胜成为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7月底宣布退出苏共,全力筹建以俄罗斯议会为大本营的苏联第二权力中心,接二连三地发动街头政治狂潮和议会斗争攻势,打击传统力量,逼迫戈尔巴乔夫就范。被民族矛盾和经济困难搞得焦头烂额的戈尔巴乔夫,一度产生了与叶利钦联手的想法,试图通过所谓中左联盟来加快改革步伐,摆脱社会危机。但是,党内传统力量对戈尔巴乔夫造成很大牵制,激进势力得陇望蜀威胁戈尔巴乔夫的自身地位。戈叶联手计划被迫流产。1991年1月,戈尔巴乔夫开始采取维护联盟统一、稳定国内政局的强硬措施,叶利钦百般作梗和捣乱,2月19日,叶利钦公开要戈尔巴乔夫辞职。戈尔巴乔夫终于放弃了避免同叶利钦摊牌的做法,痛斥叶利钦和激进派是典型的“右翼反对派”,妄图“以暴力夺取政权”。戈叶之争急剧升级。

二、旷日持久的较量变为突如其来的妥协

然而,正当人们纷纷猜测鹿死谁手之时,戈叶关系发生突变,针锋相对的斗争变成了相互迎合和妥协。4月23日,戈尔巴乔夫同叶利钦以及其他8个共和国领导人讨论了未来的联盟结构、统一的联盟市场和克服危机的途径的问题,并于24日发表了联合声明。这份文件表明,叶利钦已同意采取坚决措施,普遍恢复宪法秩序,无条件遵守现行法律,确认俄罗斯联邦必须无条件执行各共和国1991年经济协定,支持共同的反危机措施,同意停止经济和政治罢工,不允许通过挑唆公民不服从和罢工来推翻目前合法当选的国家政权机关。叶利钦的这些让步无疑是戈尔巴乔夫迫切期待的。

这份文件还表明,戈尔巴乔夫已经承诺各主权国家联盟条约签署后6个月内通过新宪法,进而选举联盟权力机构,确保各加盟共和国权力机构和各级苏维埃的活动,同意所有社会和政治力量在法律范围内进行合作和协作,大大提高各加盟共和国的作用。戈尔巴乔夫的这些让步显然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叶利钦的要求。

戈叶关系的转暖,已经在联盟中央和俄罗斯联邦的相互关系中有所反应。4月26日和28日,苏联副总理谢尔巴科夫同各共和国代表会谈讨论经济,俄罗斯联邦未予抵制;5月12日,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一道会见俄罗斯联邦各自治共和国领导人,一致确认必须在最近完成新联盟条草案工作,支持解决这个问题的总方案;5月14日,叶利钦在布拉格表示,俄罗斯联邦的伙伴们不会面临要联盟还是要俄罗斯这种选择。

愚君看天下 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政治对抗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 2

戈尔巴乔夫(左)与叶利钦(右)

三、戈尔巴乔夫叶利钦联手的主要原因及其政治效应

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实现休战并转为和解,实际上并不奇怪,这是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戈尔巴乔夫是一个主要依靠苏共和军队等传统力量来维护联盟统一和中央政权、但在改革思路方面又与激进派观点相似或相近的人物。戈叶之间在意识形态上既有分歧又可沟通,为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寻求合作提供了思想基础。

其次,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目前势均力敌。戈尔巴乔夫拥有宪法赋予的国家元首地位,有权动用全部国家机器以应付紧急事变;叶利钦领导联盟中最大的加盟共和国,拥有不可低估的社会影响,有能力自行其政以架空中央。双方暂时还不可能彼此搞垮对方。包括雅科夫列夫,谢瓦尔德纳泽在内的一些社会活动家,某些重要工业部门的中央工会机关负责人,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出发,强烈呼吁戈叶联合起来或者达成一致。这股日渐强劲的舆论压力促使戈叶罢兵并坐在谈判桌旁。

再次,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各有所难,相互妥协可以彼此获益。戈尔巴乔夫面临传统力量要求捍卫社会主义成果、整顿社会秩序、维护国家统一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巨大压力,被迫提出反危机纲领,此纲领无叶利钦的认可和配合根本无法实施,叶利钦面临俄罗斯联邦总统选举的严峻考验,为笼络民心,争取舆论,积累政治资本,有必要摆出建设性反对派的姿态。

戈叶关系改善的第一个政治效应,是戈尔巴乔夫在苏共党内岌岌可危的地位再次得到加强。苏共中央四月全会对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和指责,但仍要他担任党的总书记,这同戈叶缓和政治对抗不无关系。戈尔巴乔夫因此乐得其所,他不仅宣布自己同叶利钦等人的联合声明“只对国家有利”,谈论妥协对谁有利和谁做了让步是“玩弄政治手腕”,而且强化了对党内批评的反批评立场,责骂那些要他辞职的中央委员们是“不负责任”。

第二个政治效应是苏联国内许多人视戈叶第二次联手为吉兆,是苏共克服危机的重要保障。从苏联目前社会现实出发,这种乐观的估计不无道理。然而,叶利钦是个权力欲望无节制、激进变革无止境、变幻不定无原则的人,很难长时间保持与戈尔巴乔夫的真正合作。叶利钦本身还受制于他政治上赖以安身立命的所谓民主派,某些民主派分子已在批评叶利钦出卖了他们。叶利钦对工人罢工的立场又变得模糊不清了。他又在谈论总统应该“清醒清醒”的老调,甚至开始反对戈尔巴乔夫和部长会议关于在交通运输部门实行特别管理的建议。叶利钦当上俄罗斯总统后,戈叶矛盾有可能再度激化,叶利钦可能利用戈尔巴乔夫此次妥协和让步,发动修改宪法、改组联盟中央进而彻底改换苏联社会面貌的新攻势。

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戈尔巴乔夫是个立场上摇摆不定、策略上左右逢源的人。当他在政治上走投无路、在权力斗争中失利于叶利钦时,他极有可能将苏联的前途和命运交由各种政治势力共同参与的圆桌会议去解决。那时,戈尔巴乔夫的政治生命势必会和他的改革构想一样寿终正寝,戈尔巴乔夫不得不吞下同叶利钦妥协产生的苦果。

作者:于洪君,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前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中联部原副部长,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于洪君授权发布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