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4日 21.2°C-23.1°C
澳元 : 人民币=4.84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北京高校“大挪移”,武汉高校在“逃离”,大学搬迁潮来了!什么信号?(图)

12天前 来源: 智谷趋势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在中国一百多年的近代大学发展史中,经历过两次大规模迁徙。

一次发生在抗战时期,以西南联大一路迁徙到昆明为代表。第二次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是为了支援三线建设。每一次大迁徙,都伴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巨变。

如今,第三次高校搬迁大潮来了!

以北京、武汉两大高校密集的城市为代表,近一年内,明确提出整体搬迁的高校,已经超过20所。

什么信号?

1

至少有数十所大学,正在实施或酝酿着搬迁的计划。

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是首都医科大学。

这所建立于1960年的北京市重点高校,正在迎来建校史上最大的一次搬迁。

该校目前在北京有5个校区,分布在东城、顺义、丰台,加起来总共358.24亩。

这些校区,将全部被腾退,集中搬迁到偏远的大兴区。

5月15日,北京大兴区政府发布了一则征地预公告,所征土地拟被用于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校本部)建设。

新校区占地面积1100亩,是原先5个校区面积之和的3倍左右。

预计2028年,新校区投入使用后,首都医科大学的5个校区将全部搬至大兴,实现“一校一址”。

虽说新校区的地方更大了,但是这个外迁的距离也是真的远。

在北京,一般大家公认的市中心,就是崇文、宣武、东西城,俗称“四九城”。后来随着城市外扩,北京的市中心扩大到城八区,算上了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

而大兴,不论怎么算都属于远郊了。首都医科大学搬迁后,将彻底告别北京市中心。

事实上,近年来高校搬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市中心“腾退”。

外迁最集中的两个城市,是北京和武汉,中国拥有高校数量最多的两个城市。

北京高校的“大挪移”,主要的目的地是雄安新区,这里将成为部属高校新的聚集地。

目前,北京计划搬迁到雄安新区的高校有15所,已经开始行动的有4所,分别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武汉的高校,则开始集体“逃离”省会。

比如武汉工贸职业学院、武汉轻工大学直接从武汉迁到了孝感市。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的新校区位于湖北省黄冈市。

武汉科技大学的新校区则在鄂州市。

除了北京和武汉,还有不少城市的高校也都在准备外迁。

比如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将从西安市中心的新城区,迁至西咸新区;

成都体育学院将从原先的武侯区,搬迁至成都和简阳市交界的东部新区。

兰州工学院则将从市中心的七里河区,被迁至兰州新区;

长春师范大学将从市中心的二道区,被迁至北湖科技开发区……

这些只是一个开端,后续预计还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外迁。中国前两次高校大迁徙,第一次是为了保留文脉,第二次是为了支援三线建设。

第三次大迁徙,又是为了什么呢?

2

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是拉动城市圈的发展,二是与产业布局相互协同。

我们先说城市圈。

城市之间形成都市圈,抱团发展,已经是当下城市发展的主流模式,但是两座甚至多座城市,要想真正拧成一股绳,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这种情况相下,大学城,往往被看做是能够最快聚集起高端人才,最快形成科研转化,能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招商引资的不二法宝。

千年大计雄安新区自是不用说,将北京最精华的一撮高校全都揽入怀中,不但为“山河四省”中的河北省拉来强援,更是摇身一变成为京津冀名副其实的教育高地。

还有成都,就在和简阳的交界处建设了一个东部新城,除了目前启动搬迁的成都体育学院,东部新城还将迁来西南交大交通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吉利学院等。

西安和咸阳之间的西咸新区也是一样,除了第四军医大会迁过去,西藏民族大学、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也会相继落户。

武汉的高校纷纷离开省会,那也不是瞎跑的,这些高校搬迁的地方,全都是武汉1+8城市圈的城市。

其中鄂州为了承接武汉的高校,还专门在和武汉毗邻的地方规划了一个梧桐湖大学城,目前已经和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开放职业学院等高校签约。

这些新晋大学城的心思都是一样的,希望以高校聚集的优势,来招商引资,让新区快速发展。

再看产业发展体系的变更。

谁都知道,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第一生产力是科技创新,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是高校。

其实早在第二次高校大迁徙,各大高校支援三线建设时,采取的就是让高校追着产业跑的策略。

以当时的北京八大学院外迁为代表,北京矿业学院为了找矿,搬到四川合川县,改名四川矿业学院。

北京石油大学去采油,搬到胜利油田滨州,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

北京林学院甚至直接搬到云南热带大森林,一度更名丽江林学院……

这一次也是一样,让一些有自己特色专业的高校,去到相应的地方,和相应的产业结合。

比如首都医科大学搬迁到大兴,而其选址就在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内。

还有武汉轻工大学迁至孝感,而孝感的支柱产业就是纸(卫)塑包装、服装纺织等产业。

武汉科技大学迁至鄂州,鄂州的支柱产业则是钢铁、机械制造等。

如此一来,也是为了让高校找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土壤。

3

每一次的高校外迁,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现实的问题。

比如第一次高校搬迁,是为了躲避战祸。第二次的原因,由于时期特殊,比较复杂。

相比之下,这一次高校外迁的原因则更加现实,我概括为:钱和地盘。

随着城市的扩张,很多高校的老校区几乎都成了城市的核心地段。

就说北京的中关村吧,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还只是一片荒地,1952年中央有关部门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8所学校划过去的时候,那还是北京西郊。

可现在呢?

中关村已经是北京重要的科技园区,核心中的核心了。

换言之,这些老校区屁股底下的土地,是相当稀缺的,且增值幅度是相当可观的。

就拿首都医科大学来说,其东城区就有两个校区,占地约9亩,1960年首都医科大学建校的时候,这些地都是无偿划拨的。

如今,东城的地块已经是有价无市的程度,自2017年之后几乎没有土地出让过。

仅从房价来看,目前东城区的新房均价已经达到12万/平,可想而知首都医科大学老校区这几块地的价值。

可是对于高校而言,土地价值高也不能当饭吃啊,学校的扩张是刚性需求。

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从1997年至2020年间,全国高校年均招生人数从100万猛增至960万,招生规模增长超过9倍。

而从2000年到2018年间,我国大学校舍扩建面积翻了4倍。

这些地从哪来?总不可能让字节跳动从中关村搬走,给学生们腾地方吧。

只能向郊区要地。

对于郊区而言,这就属于双向奔赴了,它们最不缺的就是地,只要高校能来,啥都好说。

比如2022年,济南为了让山东大学在章丘区建设龙山校区,就以无偿划拨方式一次性提供了6000亩主校区校园建设用地。

这样一来,高校搬迁的成本就大大降低了。

可是校区建设的钱从哪来呢?不要忘了,老校区可是寸土寸金啊。

在校区外迁之后,高校可以将老校区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出让,然后向省市两级土地出让部门补交40%的出让金。

这样一来,地方得了实惠,高校也可以将这笔钱用于新区的建设,甚至还能富余不少。

得了地盘还获了实惠,高校又有什么理由不愿意呢?

4

虽然高校外迁看上去好处多多,但是这次高校大迁徙,是否能达成预期目的,还是一个未知数。

1919年,燕京大学成立的时候,时任校长的司徒雷登认为,大学的办学地点最重要的就是

稳定且规模大。

所以选择了乾隆赠送给和珅的淑春园,也就是北大现在的“燕园”,当时那里是北京西郊。

可是现在,要想让大学和地方发展形成互补,已经不是当年那套闭门造车的逻辑了。

而是对地方的经济发展、治理能力等等综合实力,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这有两个现成的例子。

上海闵行大学城,算是国内较为成功的大学城案例了,自十几年前高校陆续搬过去,曾经的老工业区已经焕发新的生机,现在已经有科技产业和金融产业向大学城聚集。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闵行大学城自1987年开始发展,直到2013年的时候还被称之为“闵大荒”。

2013年,上海闵行大学城的学生们,曾为闵行校区创作过一首《闵大荒之歌》。

闵大荒啊你人杰又地灵,黄浦江的风儿最先吹到你……闵大荒,闵大荒!我们不会离开你,生是你的大学僧,死是你的小蜜蜂......

以上海之能搞大学城建设尚且如此,其他城市又要有怎样的耐心和经济投入呢?

另一个例子是兰州大学。

一直以来在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上大学像流放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这个问题最多的,就是兰大榆中校区的学生。

兰大的学子更愿意自称为“夏大”,因为兰大在2001年建立的榆中校区,就位于市下属榆中县的夏官营镇,距市区约有百里黄沙路。

在兰大情人坡上谈个恋爱,都有一种《隐入尘烟》的既视感。

北京高校“大挪移”,武汉高校在“逃离”,大学搬迁潮来了!什么信号?(图) - 1

兰大前任校长王乘曾表示,兰大平均每年有36名本科新生退学……

如今,新一轮高校大迁徙再次开启,会有多少地方成为下一个闵行大学城,又会有多少地方成为下一个大学生“流放地”呢? 

关键词: 北京高校转移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cuiF_Chen
cuiF_Chen 12天前 回复
要往西安成都重庆贵阳方向搬,那里是大后方。
陸I大軍
陸I大軍 12天前 回复
搬到实践基地中去:让我看到了中国教育的方向和未来!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