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1日 32.4°C-33.1°C
澳元 : 人民币=4.83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成为巴太的于适,“无可替代”(组图)

15天前 来源: 新周刊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4月早春,《我的阿勒泰》入围2024年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单元,一众主创也因此重聚戛纳。成为演员的第5年,于适第一次来到这个地球上与影视艺术距离极近的地方之一。

在戛纳的某个夜晚,于适突然心血来潮,拿出吉他,在这座滨海城市的路边弹唱起剧里的插曲《月光》。这一幕打动了一位路人,她抽泣着拍了下来。后来他们在网上发现,拍摄的那名女性原来是个巴西演员,她把这段视频发在社交媒体上,说道“you illuminate my night”(你照亮了我的夜)。

成为巴太的于适,“无可替代”(组图) - 1

《月光》的创作者叶尔波利一开始给这首歌取名《日出》,“阳光笼罩着万物,带来了驱散所有阴霾的力量”。后来他又想到,在夜晚的阿勒泰,野外行走是一件危险的事,但如果有月光照亮回家的路,就感觉什么也不怕了。

《我的阿勒泰》中于适饰演的角色巴合提别克(简称“巴太”),就是那种会在夜色中踏马而来的哈萨克青年,伴着月色和晚风下飘远的歌声,缓慢而坚定地走上归家路途。

旷野是沉默的存在,但只要还有骑马疾驰的青年,风声总会指引人们找到答案——在阿勒泰的角落。

成为巴太的于适,“无可替代”(组图) - 2

成为巴太的于适,“无可替代”(组图) - 3

“巴太是完全原创的角色”

“麦西拉就像个国王一样。他高大、漂亮,有一颗柔和清静的心,还有一双艺术的手……它拨动过的琴弦,曾如何一声一声进入世界隐蔽的角落,进入另一个年轻人的心中……”

在剧集开播之前,原著中对李娟的暗恋对象——哈萨克青年麦西拉——的这段描述,往往被拿来形容于适扮演的巴太,大家把麦西拉当成巴太的原型。在《我的阿勒泰》导演滕丛丛看来,这种猜测的源头,可能是因为于适“突然间红了”,在电影《封神第一部》(下称《封神》)上映之后。

导致这种误会的原因,还可能有于适与巴太、麦西拉在外形上的高度适配。对此,总制片人齐康也非常认同,“于适是有雕塑感的,很有古典美”,像普世想象中的男子汉。

成为巴太的于适,“无可替代”(组图) - 4

于适眼中的巴太,则是个“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帅,但非常有魅力”的哈萨克青年。他内心自有一幅巴太的“自画像”——“虽然外表看起来粗糙,但里面‘细皮嫩肉’,再往里还有一颗‘核’,内心特别坚强”。

这个从小就得牧羊顾家、独挑大梁的男孩,长大后叛逆地留起长发;在传统游牧家庭中长大,面对“城里的玩意儿”又像孩子般充满好奇;既背负着传统文化的承继,又渴望从这个地方出走,去往城市。

成为巴太的于适,“无可替代”(组图) - 5

他的皮肤粗糙、黝黑,布满雀斑的脸颊上,有着因长年风吹日晒而出现的高原红。为了贴近角色,于适在拍戏期间都不洗手,“这看起来才像干活的人”。

在已播出的影视作品中,于适有很多骑马的镜头,包括他在网上分享的日常生活中的骑射片段,都和马息息相关。在《我的阿勒泰》里,无论戏内戏外,他都有大量和马的“对手戏”,因为他同时还是剧组的骑射指导,负责驯马。

于适的骑射天赋,在《封神》时期就有显露。费翔在某次采访中提及,《封神》的几位骑射老师都觉得于适有做专业驯马师的天分。《我的阿勒泰》制片人蔡月婷告诉我们,在剧组中年龄最小的于适,性格中有着出人意料的老成,以至于大家都喊他“于大哥”。因为于适表现得太过驾轻就熟,大家经常会忘记脱缰骑射是一件很难的事。直到《封神》上映,大家看过所有训练画面后,才意识到他曾经有多辛苦。

成为巴太的于适,“无可替代”(组图) - 6

如果要问于适有关驯马的经验,他会告诉你一个基本准则:“马不是谁都可以骑,因为那是另一个生灵,它在和你一起奔跑,它有自己的呼吸和心跳。”以上种种,也让滕丛丛认定,“于适没有替代品”。

在剧组两次去阿勒泰采风后,巴太的设定终于明朗起来:一个成长于新时代的游牧民族后代,他需要去应对游牧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的冲撞,在新和旧之间作出选择。所以,巴太不只是一个幻想中的爱情对象。

当观众透过屏幕看见他眼中的澄澈,他们自然会发现,这个少年老成的青年已然把他的人生拴在马背上,奔驰在阿勒泰草原,奔向故事经过的源流。这是一种没有被城市规训过的天性使然,所以才野性得迷人。

成为巴太的于适,“无可替代”(组图) - 7

“当你真正置身其中,天地足够大到可以伸展手脚,才有追求的自由。”在阿勒泰拍摄期间,于适每天都和当地牧民一起相处、交流,花大量时间学习哈萨克语。当夕阳如流金般淌游大地,牧民们驱赶羊群回家,他也会上前帮忙。

阿勒泰当地有一位老奶奶,一句汉语都不会说。但当于适和剧组众人到她家做客时,她仍然热情地招待大家,并毫无保留地分享她的生命体验。临别时,奶奶在于适的口袋里塞满了奶豆腐:“我的孩子,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拍戏累了路过就来喝茶,奶奶给你做好吃的。”

阿勒泰的孩子——巴太和于适,在这刻拥有着重叠的灵魂。

成为巴太的于适,“无可替代”(组图) - 3

寻求突破口的演员

《我的阿勒泰》是于适出演的第一部电视剧集,在接下这部戏时,他还是个“作品为零”的新人演员——手上的几部电影还没有播出,这部剧集成了他的突破口。

在漫长的等待中,于适没有选择,也从未考虑过“躺平”。他逼着自己健身,“锻炼一下就可以把一整天的事情都做完”;他延续着在《封神》剧组时的习惯,继续学习驯马、骑射。2023年,他参加了第三届广东省马术节,拿下了“最佳风采奖”。

在表演工作之外,世界上还有很多没有接触过的新奇事物,这些都是让于适感到快乐的东西,他可以从零学起。

成为巴太的于适,“无可替代”(组图) - 9

这股劲儿在于适和滕丛丛于2022年6月第一次见面时,被后者描述为“一股复杂和迷人的精气神”,“他特别想成为一个好演员,他想证明自己,他需要一个突破口,那个东西实在太棒了”。这是滕丛丛作为导演最喜欢的演员特质之一。

在阿勒泰的时候,于适经常会想起刘亮程。这是他爸爸最喜欢的作家,也是原著作者李娟的伯乐。于适阅读的《我的阿勒泰》,也是从父亲的书柜里头翻出来的。“他们描写的村庄和草原风光都很美,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但事实上,这里的生活更像是都市人逃离现实的精神寄托。我们之所以心生向往,是因为作家们的文字太好了,这是文学艺术的力量。”

演员于适的力量又从何而来?

成为巴太的于适,“无可替代”(组图) - 10

在接受《人物》采访时,他第一次公开分享了自己的冒险故事:

一个下午,他独自划船到一座无人荒岛。才刚上岸,天气就骤变,狂风中一个大浪袭来,把他拍在礁石上。他虽然没有昏迷,但也无力离开荒岛。

天色渐暗,于适还未等到过路船只和救援队伍。他光脚爬到某个不断被巨浪冲刷的礁石的顶端,双腿逐渐布满血迹。就在那时,远方升起烟花,炸开了他眼前一望无际的黑暗。

那一瞬间,怔忡的于适只剩下一个想法:“我宁愿痛苦,也想活下去。”

成为巴太的于适,“无可替代”(组图) - 11

于适作为演员拍摄的第一个镜头,是《封神》最后一幕。历经磨难的姬发倒卧在白马身上,凭最后一丝力气奔向家乡西岐。在《我的阿勒泰》结局,巴太的爱马踏雪受了伤。伤残的马,只有“痛苦地死去”和“很快地离去”两种结局,巴太选择亲手送别踏雪。

“生存或是死亡”,在这个恒久得如同时间本质的问题上,人类总要一遍遍作出选择。生命和灵魂在瞬间分别,又将殊途同归地延向未来。

成为巴太的于适,“无可替代”(组图) - 12

和角色共享人生的演员,在镜头内画上句号,又带着这缕灵魂投入下一段旅程。至少,演员于适已经大概摸索出他的独家经验:

只管一路走下去,别停下来。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princeD发奋图强
princeD发奋图强 15天前 回复
很有渲染力,一种生命的勃发感
米修兔子
米修兔子 15天前 回复
英俊、健康、阳光、好学、谦逊,毫无疑问男人的标杆
一欧欧欧欧欧
一欧欧欧欧欧 15天前 回复
散文作品被搬上银幕就该是这样子
尹婷_Elaine
尹婷_Elaine 15天前 回复
在未来的道路上,纵马踏花向自由
zoo
zoo 15天前 回复
热爱生活的人总会有他的节奏,有他的舞台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