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30.6°C-31.1°C
澳元 : 人民币=4.85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上海社区防疫志愿者服务的11个隐患与建议(图)

2022-04-18 来源: FT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核酸检测、快递物品、志愿者服务、居民户外流动、阳性未及时转运这五种情形导致交叉感染,是上海疫情高烧不退的原因。

上海社区防疫志愿者服务的11个隐患与建议(图) - 1

3月30日,笔者结束“7+7”、“2+12”前两天的居家健康管理。4月1日起6次参与全员核酸检测志愿者,4月8日起组建31人志愿者团队服务社区、自救互助已有九天。与多位一线抗疫的朋友切磋,观察总结了上海社区防疫志愿者服务的11个隐患,提出针对性建议,供防控Omricon毒株传播的社区参考。

隐患1:居委会召集志愿者后,通常等候1小时甚至2小时以上,主因为医务人员或医疗物资未到场。志愿者在集合点聚集闲聊,既耽误时间更不安全。

建议1:医生抵达后需换防护装备,物资抵达前会有预告,社区志愿者住在本小区,召集方便。居委会应优化流程,先预备通知,待医护或物资即将到达时,再通知志愿者走出家门,大幅减少志愿者聚集等待时间。

隐患2:与2020年春的武汉类似,上海实质已是全域高风险地区,但有些志愿者防护装备不足,上岗未穿二级防护服(俗称“大白”)。

建议2:村(居)委会与志愿者的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防护服、医用面屏、N95口罩、乳胶手套、抗原检测试剂、免洗手消毒液等,应由街镇统一调配,足量供应。

隐患3:多例阳性小区的志愿者,自我防护意识仍然不足。例如,全员核酸上岗前需抗原检测,未按流程规范做。核酸检测时,手机未贴保护膜,直接外露。核酸检测后,有的未消毒手就直接从防护服内拿出手机扫核酸码;相当一部分志愿者脱防护服不规范,接触了污染外表,有的脱下旧口罩、未及时戴新口罩,又与其他志愿者(邻居)交谈;志愿者在检测点吃盒饭聚集聊天等。

建议3:对志愿者进行严格的防护培训;每个居委会安排一个经验较丰富、责任心强的志愿者,督促其他志愿者尤其是结束核酸检测脱防护服环节加强自我防护;减少志愿者交流和聚集,避免交叉感染。

隐患4:核酸检测点消毒不及时不严密。新冠病毒传播途径有飞沫、气溶胶等,仅靠小喷壶洒消毒水,存在风险。

建议4:街镇统一组织专班,每次完成核酸检测后,及时对所有检测点消毒,不留死角,包括排队线路、绿化带、公共厕所等。

隐患5:保安保洁自我防护意识不足。在多例阳性感染的小区,有的不戴口罩或不正确戴口罩,有的全员核酸检测时出来溜达,有的进行消杀等工作时习惯性不戴手套等。

建议5:物业指定一位经验较丰富、责任心强的保安,经常督促提醒同事做好防护。物业人员在小区流动性强、接触面广,一旦突防,首先物业瘫痪,且容易带来次生危害。

隐患6:有的小区志愿者老化,60岁算年轻的,以往是平安志愿者,有些补贴,积极性高,专业性弱。例如,把密接甚至阳性感染者喊下楼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点只好暂停进行消毒;志愿者及其家人接二连三感染,固然是Omicron狡猾,自身疏忽暴露也是原因之一。

建议6:60岁以上的平安志愿者,并不适合做抗疫志愿者,抗疫不能只靠热情,非常专业且有一定风险。如中青年人手不足,可发动相邻社区青年或下沉干部加入志愿者队伍,“老中青”组合。

隐患7:全员核酸检测时,部分小区的志愿者有“人海”战术之嫌,缺乏分组分工、定岗定人,新情况观察不及时、应变不及时。

建议7:抗疫志愿者骨干需要相当的专业能力、观察能力、应变能力,贵精不贵多。结合小区实际,仔细观察不同排队线路和居民的习惯,选择好站位,或者视野开阔,或者疏导堵点。动态评估工作任务、志愿者的工作量,如过剩果断削减1/3,可以细化分工、轮换轮休、降低风险。

隐患8:志愿者团队对风险认识和判断不足,未对岗位进行风险评估和归类,志愿者或及家人核酸检测、抗原检测阳性日益增多。

建议8:上海虽未官宣,目前管控措施相当于启动了一级应急响应,类似于战时状态。既然打仗,就要有预备队,志愿者需建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笔者组建社区志愿者分组时就考虑了轮换轮休,相互备份,并对志愿者岗位进行风险评估,划分为A、B、B-、C、C-五个等级,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其中相对风险最高的A级仅安排3人,均为全员核酸检测第一梯队志愿者。

隐患9:敌情不明,未系统梳量排摸社区的风险点和风险行为。

建议9:居委会单挑此项工作吃力,应发动志愿者献计献策,尽早科学、专业地分析本小区的抗疫风险点和风险行为,列出清单,动态调整完善,并提出改进措施。

隐患10:快递物品来源不一,是否在发货点严格消毒未知,运输过程中是否污染未知。核酸检测、快递物品、志愿者服务、居民户外流动、阳性未及时转运这五种情形导致交叉感染,是上海疫情高烧不退的原因。

建议10:2500万人生存生活的消耗,不可能完全有政府供应,主要依靠市场与民间的力量。封控期间,居民减少非生活必需品的采购,负责快递的志愿者做好自身防护,快递物品需先消杀,并搁置1小时,再由志愿者送货上门。

隐患11:居民习惯与抗疫要求有冲突,例如三令五申“足不出户”,有些多例阳性的小区做不到,总有居民出来散步、溜狗、社区小卖部购物等。封控期延长,看不清结束日期,居民焦虑,不满情绪累积。例如,有的以阳性病例未及时转运为由,拒绝下楼做核酸,导致援沪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延长;有的抱怨阳性病例未及时转运,导致楼下楼下先后感染,这么多次核酸检测白做等。

建议11:志愿者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换位思考,温和疏导,配合居委会做好解释劝阻、心理安抚。

全国近5万名医务人员驰援上海抗疫,笔者社区核酸检测就有江苏南京、安徽亳州和蚌埠医务人员。近几次均为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3月中旬最早一批援沪,已有一个月,工作认真辛苦,凌晨三四点还在采样。

由此提出最后一个建议,上海此轮疫情平息后,可借鉴湖北两年前的做法,发放“抗疫守沪”感恩卡,所有援沪医务人员可带2名亲属,终身免费游览上海的A级旅游景点。医生忙不用卡是一回事,上海不感恩不发卡是另外一回事。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JO咿
JO咿 2022-04-18 回复
希望有关部门能看到~
左漫漫
左漫漫 2022-04-18 回复
口十一月生纣 叶能幻舟,叶能泛舟。这么牛逼的建议。国外疫情在作者的口十一建议指导下,岂不是画美胜收。躺平了也是一道风景舟?
懂我再爱我好吗-
懂我再爱我好吗- 2022-04-18 回复
在上海,与其做防疫志愿者,不如做公民不合作运动的志愿者!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