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30.1°C-30.7°C
澳元 : 人民币=4.83
达尔文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围封强检揾出个案逾2.3万宗,香港今日公布社交距离措施会否放宽(组图)

2022-03-21 来源: 香港商报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20日公布新冠肺炎个案最新数字,香港新增14149宗确诊个案,当中5876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余下8273宗为快速抗原测试呈报有效个案。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出席政府高层记者会表示,自第五波疫情以来,特区政府已进行超过250次围封强检行动,约35万人受检,识别初步阳性个案逾2.3万宗。当局会争取在今日(21日)交代社交距离措施中期检讨结果,并视乎疫情决定可否放宽。另外,林郑针对长者无打针严重后果,再次呼吁长者尽快接种疫苗;港府亦公布,“疫苗通行证”第三阶段措施会由原来的6月30日起提前至5月31日起施行,届时所有适用人士均须打满第三针。

此外,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20日发表网志表示,衷心感谢中央在短时间内派医疗队援港,指内地医疗队与香港的团队双方合作愉快,互相支持,是美事的典范。

围封强检揾出个案逾2.3万宗,香港今日公布社交距离措施会否放宽(组图) - 1

围封强检

旨在尽快控制疫情

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计已录得超过100万宗阳性个案,经围封检测识别的个案约占2%至3%。

林郑月娥称,“围封强检是希望达致同心抗疫、小区清零的目标,其法律基础与其他强制检测措施一样。感谢并希望市民加以配合。”她指,如非及时围封强检、识别患者并作出跟进,将引致更大规模的病毒传播;而250多次强检行动中,只有17次需时多于一日。她又说,视乎围封强检大厦居民数目,每次行动动员的公务员人数由150至450人不等,负责部门由最初的民政事务局、运输及房屋局及两局辖下部门,现已扩展至30多个部门参与,其中包括工业贸易署、天文台、税务局和破产管理署等。

围封强检揾出个案逾2.3万宗,香港今日公布社交距离措施会否放宽(组图) - 2

林郑续表示,香港仍具备很好的核酸检测能力,食物及卫生局将尽快恢复发出强制检测公告,要求某些具风险的群组或大厦相关人士到社区检测中心或流动采样站接受检测,以更广泛了解社区的感染情况。

林郑又说,留意到有退休高级公务员提出,有前线公务员不满参与围封强检安排,惟认为有关情况并不普遍。她表示自己曾接触各部门首长,认为公务员积极希望参与抗疫工作,如果有公务员的确不希望参与可以反映,政府会调配其他部门或人员负责。

林郑感谢市民

配合公务员付出

林郑指出,香港疫情看似已过高峰,近日有趋势回落,惟近期污水检测及每日交通数据仍有反弹,显示疫情仍然严峻,能否放宽措施要视乎疫情,会争取今日交代有关措施完结后的情况,以及按什么方法或阶段可放宽。

围封强检揾出个案逾2.3万宗,香港今日公布社交距离措施会否放宽(组图) - 3

林郑续指,今波疫情死亡个案较多,已经反映长者无打针的严重后果。现时本港仍然有28万名长者未接种疫苗,但现阶段不会立法强制长者接种疫苗,在法律上亦难以做到,惟会以行政手段,加大力度要求长者打针。为此,将继续展开第二轮安老院舍接种外展服务,为曾确诊、已康复一段时间的长者接种第一剂疫苗。她又说,有约一成安老院舍的长者家人以书面反对打针,呼吁他们爱惜长者,同意让长者接种疫苗。

围封强检揾出个案逾2.3万宗,香港今日公布社交距离措施会否放宽(组图) - 4

对于禁止指定地区航班来港相关措施,林郑说特区政府正在检视,强调即使有调整,仍会对来港人士有检疫要求,不会影响外防输入。

“疫苗通”第三阶段

5月底起施行

当天,港府宣布调整“疫苗通行证”(即“疫苗通”)接种要求。“疫苗通行证”第三阶段措施会由原来的6月30日起提前至5月31日起施行,届时所有“疫苗通行证”适用的一般人士均须已接种第三剂疫苗(除个别特殊群组外)。

在“疫苗通行证”第三阶段期间(即5月31日起),12岁或以上人士(非康复者)接种第2剂和第3剂疫苗之间的宽限期会由原来的9个月缩短至6个月。接种第2剂疫苗后未满6个月的人士,他们的“疫苗通行证”仍然有效,但他们须于接种第2剂疫苗后6个月内(而非原来的9个月内),接种第3剂疫苗方能继续使用“疫苗通行证”。

围封强检揾出个案逾2.3万宗,香港今日公布社交距离措施会否放宽(组图) - 5

至于康复者,12岁或以上的康复者如在感染前已接种第二剂或第三剂疫苗,或仍在康复后6个月内,“疫苗通行证”下并无额外接种要求;12岁或以上已康复满6个月,而感染前未曾接种疫苗的康复者,在第一阶段期间,即4月29日或以前)接种要求不变,即须接种第一剂疫苗才能使用“疫苗通行证”。

黄锦星:

污水检测有助抗疫

此外,香港环境局局长黄锦星在会上表示,应用污水检测新冠病毒有助抗疫。当局设于全港逾150个定点监测点每两日监测家居环境排放的污水样本作新冠病毒检测,覆盖逾500万人口,有关操作等同为500万市民定期进行群体快速检测。他称,假若透过定点监测发现某地区的风险相对高,又或部分地区不在定点监测覆盖范围但有风险,当局便会设立临时、机动的检测点采集污水样本。

当局现时每日平均设立约30个临时检测点,而不论定点或临点监测,都有助预测并追踪疫情和隐性患者。根据最近4天数据,香港疫情由高位平台期轻微向下。黄锦星表示,疫情走势仍然波动,市民应加紧保持社交距离。

署理民政事务局局长陈积志补充,因应各区采集到对新冠病毒呈阳性的污水样本,民政事务总署和18区民政事务处向区内居民、清洁和物业管理员工派发快速抗原测试包,至今已派发超过420万套。

林郑月娥表示,围封强检是政府抗疫工作的重要手段,有助尽快发现阳性个案。

两地医疗团队

并肩作战合作愉快

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昨指出,内地援港医疗队和香港医疗人员并肩作战,双方互相支持,合作愉快,是美事的典范。当天,他以“两地医疗队并肩作战同心同向”为题发表网志表示,衷心感谢中央在短时间内派医疗队援港,并再次向医疗队致以最崇高敬意和谢意。

李家超:

内地医疗队是香港及时雨

李家超提及,内地援港医疗队来自广东省22家三甲医院,成员包括医生、护士、放射影像技师等,是一线骨干专业队伍,他们的经验和专业能力对香港抗疫工作有很直接的帮助。其中,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更有丰富中医临床经验。内地中医长足发展,中药在新冠病的治理有防范轻症转重症的功效,相信中西医结合并用,会更彰显成效。

围封强检揾出个案逾2.3万宗,香港今日公布社交距离措施会否放宽(组图) - 6

他指,医疗队放下家人和工作,不惧香港疫情风险,赴港援助。在港期间实施闭环管理,行动受到很大限制,他们义不容辞的贡献,使他深深感动。当中,有医生放下家庭赴港,年幼女儿起初舍不得妈妈离开,但最终支持,更亲笔写信鼓励香港;有女护士原定结婚,但因来港而要押后。这些感动故事代表了深厚的民族感情和无私的专业贡献,是雪中送炭,温暖人心。

援港医疗队出发前,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雷海潮勉励他们说了4句话:第一要加快熟悉环境,第二要加强团结,第三要加强服务,第四要加强安全。李家超表示,他见到医疗队抵港后,积极熟悉香港医疗环境、运作和细节。他们与医管局人员紧密沟通,按不同阶段的需要商议工作安排,务求达致最佳效果。对此,他必须肯定及全面反映,社会亦要提防社交媒体上不负责任的胡乱猜想或用心不良的误导信息,以免损坏良好关系和感情。“社会声音要为抗击疫情加力,不可自毁长城!”

围封强检揾出个案逾2.3万宗,香港今日公布社交距离措施会否放宽(组图) - 7

李家超指,内地医疗队已在亚洲博览馆开始工作。他们带来专业、经验和信心,与香港的优秀医疗人员相辅相成,并肩作战,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是香港的及时雨”。

陈肇始:

与内地医疗队全面协作

早前,香港食卫局局长陈肇始接受中新社采访时亦衷心感激内地援港医疗队放下了内地的家人和自己的工作,来港协助治疗和照顾新冠病人。她说,队员们包括医生、护士、放射影像技术师及行政管理人员等,都是国家的精英,来自三甲医院,临床经验丰富,是一线骨干专业队伍。医疗队员更有参加过广东和湖北抗疫的救治工作。

围封强检揾出个案逾2.3万宗,香港今日公布社交距离措施会否放宽(组图) - 8

她说,医管局会与内地医疗队全面协作。他们将先在亚博馆社区治疗设施协助医管局为确诊病人提供适切治疗。医疗队的协助将有助加强社区治疗设施的服务规模,从而加快整体病人流转,让医管局可集中人手处理在公立医院内临床情况较为严重的病人,尽快为更多有需要的新冠病人提供适切治疗。双方团队将继续就临床护理工作、加强中医治疗及新冠复康治疗,以及经验交流及分享等方面紧密协作。

围封强检揾出个案逾2.3万宗,香港今日公布社交距离措施会否放宽(组图) - 9

陈肇始昨又发网志指,在第五波抗疫战中,中医药已全方位、全链条广泛深度参与,在预防、治疗以至复康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及作用,配合香港疫情防控重点策略目标。她衷心感谢中央对香港抗疫的全力支援,在短时间内调动抗疫中成药到港,以助应对第五波疫情。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rubby茹咇
rubby茹咇 2022-03-21 回复
真的挺吓人的
opnicole
opnicole 2022-03-21 回复
香港人权主义强,防疫意识弱
海上花_El
海上花_El 2022-03-21 回复
疫情遍地开花
王小飞在努力
王小飞在努力 2022-03-21 回复
一大损失,花费人力财力
小旻蔚
小旻蔚 2022-03-21 回复
香港人并不重视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